第四十五集 定鼎益州(6 / 7)

加入书签

拣到数百封降书,皆是城中大户缙绅夜间射出城外。

孔明见时机已到,遂请刘备亲笔作书,使从事中郎简雍赍书入城,劝刘璋投降。

这日刘璋升殿,城门守将入报:刘皇叔遣幕宾简雍在城下唤门,来下书。

刘璋降意已决,此时再不征求文武意见,便令心腹近臣,大开城门接入。

班中文武虽然面面相觑,却再也无人谏止。

简雍被迎入城,坐在车中行于街心,得意洋洋,傲睨自若。

正行之间,忽见一人掣剑上前,拦住车轿,厉声大喝:辈得志,便如此傍若无人!

汝敢藐视我蜀中人物耶?

简雍吃了一惊,慌忙下车相迎: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来者答道:某乃广汉绵竹人,姓秦名宓,字子敕,现为益州驾前从事,不值一提。

简雍闻,礼敬不已,连道失礼得罪,深相结纳。

然后弃车步行,至宫门与益州众官以礼相见,一同上殿入见刘璋,将主公刘玄德书信呈上。

刘璋观书已罢,决心已定,又作个样子,复问群臣:玄德命我献城,公等意下如何?

益州太守董和劝道:先主当年打下江山不易,主公岂可轻易将此基业送人?今益州大半州县尚在主公之手,成都城中亦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足支一年,吏民咸欲效命死战。

胜负之数,尚难逆料,奈何如此降?

刘巴、黄权等人闻此,纷纷点头道:不战而降,委实难堪!

刘璋摆了摆手,有气无力道:孤亦是汉室宗亲,景帝玄孙,与玄德本是同宗连枝,并无外人。

我父子在益州二十馀年,并无恩德以加百姓,又负目无朝廷恶名,愧对祖宗甚矣。

自玄德入川,攻战三年,肌膏草野,皆因某之故。

再举全城吏民性命以战,我心何安!

遂不听众臣之谏,下令开城出降。

群臣随其身后出城,莫不眩然流涕。

刘备见刘璋出降,急上前接住,携手揽腕登车。

即入成都,接了益州印信。

又听从孔明之谏,迁刘璋全家老于公安,尽归还其财物,拜为振威将军。

刘璋因曾射死庞统,本来心中惴惴不安,此时不料刘备肯轻饶自己性命,且如此恩义相待,自是心满意足,登车而去。

画外音:四年之后,亦即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之际,派吕蒙、陆逊袭取荆州,刘璋因此复归降东吴。

又重被孙权表为益州牧,居于秭归,两年后无疾而终。

镜头转换,成都城内。

成都百姓闻皇叔刘备入城,皆知其是仁义之主,遂具香花灯烛,迎门遮道相迎。

玄德便于城中置酒,大飨士卒。

又取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

由此上表子,请奏自领益州牧,并置百官僚佐。

乃大封功臣,宣布敕令:置左将军府事,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益州太守董和为掌军中郎将。

拜偏将军马为平西将军,军议校尉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裨将军黄忠为讨虏将军,从事中郎麋竺为安汉将军,简雍为昭德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黄权为偏将军,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庞羲为司马,李严为犍为太守,费观为巴郡太守,伊籍为从事中郎,刘巴为西曹掾,彭羕为益州治中从事。

其余吴懿、卓膺、吴兰、雷铜、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邓芝、杨洪、周群、费祎、费诗、孟达等益州文武投降官员,共六十余人,并皆擢用。

封关云长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张飞为征虏将军、新亭侯,陈到为中军护军,赵云为镇远将军,魏延为扬武将军。

糜芳、刘封、吴班、关平、周仓、廖化、马良、马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