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 议取西川(3 / 7)
长吏杜普、梁大被杀。
刘备惊问:军师如何应对?
信使:孔明军师使关公北上,拒战乐进于青泥关。
关将军不肯多带军马,只带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前往,正与乐进相持不下。
刘备闻报大慌,急问庞统:孔明之意,是要催我回兵,相救襄阳乎?
庞统笑道:非也。
军师派使前来,其实是提醒主公,襄阳有关羽阻住乐进,不足为忧;但主公入蜀经年,却要兵贵神,休要迁延日月,致使荆州军心有变。
刘备:则我将奈何。
庞统:荆襄有孔明与云长、翼德等镇守,固若金汤,主公勿虑。
但既有孔明来书,倒是探听刘璋对我态度之最佳缘由,主公可如此如此。
刘备听了大喜,即遣使持书至成都,函告刘璋:今闻曹公亲率四十万大军征吴,孙权危急,差使求救于刘备。
孙氏与某本为唇齿之盟,又有乐进在青泥关与关羽相拒,亦望刘备还救。
备蒙贤弟重托以拒张鲁,本不当轻离益州,奈何若不回救云长,则其必为乐进所克。
如此曹操便会乘胜南下,转侵我荆州,其忧又甚於张鲁。
备屯兵葭萌经年,已知张鲁乃自守之贼,诚不足虑。
望允我回兵荆州,并求助一万兵马及粮资十万,立等答复。
刘璋看罢刘备书函,令来使至二门相候,便召群臣商议。
从事刘巴出班奏道:恶客离门,西川万幸。
但猛虎不可资之以饱,饱则伤人。
刘备自从入川,广布恩德以收民心,其意不善。
今求军马钱粮,如若相助,如同把薪助火。
刘璋犹豫道:孤与玄德有兄弟之情,其助我镇守川北经年,多负辛劳。
今他荆州有难,某岂可不助?
刘巴免冠苦谏:刘备世之枭雄,久留于蜀而不遣,如纵虎入室,早晚是个祸患。
荆州现放着孔明之智,及关、张、赵云之勇,谁敢动他分毫?今以荆州有事求助于主公,敢莫就是个计谋。
主公若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虎添翼,使来噬我?
刘璋犹豫未决,黄权又复出班,跟随刘巴苦谏。
刘璋是个没有主意的,见众人皆反对助军资粮,张松及法正又不在朝中,乃私作聪明,取个折中之策,拨老弱残军四千,米一万斛,随来使还报玄德。
又命杨怀、高沛紧守涪城,休令刘备兵马进关。
使者到葭萌关回见刘备,呈上刘璋回书,其部下文武如此无理。
刘备大怒,扯毁回书,大骂而起。
庞统笑道:主公自入蜀以来,与刘璋以仁义为重。
今日毁书怒,岂非前情尽弃?
刘备猛醒:既然如此,却当若何?
庞统: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校阴选精兵,径袭成都,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二人据守关头,主公可遣人报与二将,欲还荆州。
二将喜我离去,必来与主公饯校主公可乘机执二将杀之,进涪关尽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城,连引荆州之兵以相呼应,再等时机徐徐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下去,将致大困,连回荆州也难。
刘备思索半晌,便道:先生上计太,下计太缓,某欲取其中计。
正在商议之间,法正忽闯入帐,大哭道:张子乔为了主公,将一家三百余口死于刘璋之手!
主公何不趁此举兵,与张松报仇?
刘备大惊:子乔因何被杀?
法正:主公前日遣使到成都见刘璋,称欲回兵荆州,借兵借粮。
张子乔当日并未上朝,不知实情。
后闻此事以为是真,便修书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