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集 截江夺斗(2 / 8)

加入书签

劝道: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

今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

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

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乃取川赐良机,某观主公尚怀犹疑,却是何故?

刘备:军师的甚是,备岂有不知。

只是此去若以欺诈手段取川,恐坏了某向日仁义之名,反令下人耻笑耳。

庞统惊问:主公因何如此断言?庞统不解,愿请道其详。

刘备答道: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

某能立于世间为下诸侯认可,皆因与其反道而行之,方不为其所灭。

曹操行事以急,我以宽;曹操待民以暴,我以仁;曹操对人以诡谲,我以忠义。

因行事皆与曹操相反,方使今日荆州事成。

今若因取川而失信义于下,必为诸侯所弃,我不忍为也。

庞统笑道:主公之言,过于拘泥。

凡临大事者,需变通以应命,今当离乱之时,宜从权变。

且兼弱攻昧、逆取而顺守,乃汤、武之道,下谁不仁?况大事既定之后,明公可报刘璋以恩义,封为大国之公侯,又何负信于下?

刘备:当初下三分,文王已据其二,尚不忍反商。

备威德未立,安敢伐人之国?

庞统:不然。

譬如荆州之事,主公初念乃同宗刘表基业,当年刘景升让与主公时不肯受,至被曹操所得。

至今身经百战得之,亦本来是物归原主,反而犹向江东孙权打了借条,岂非悔之不及。

臣观今之西川,即前之荆州,主公不取,终被他人所得。

且刘璋若落于曹操之手,最终必是身死国灭,主公只能望洋兴叹,又何谈同宗之义哉!

主公幸熟思焉。

玄德听了庞统这番宏论,不由浑身汗出,啊呀一声跃起,恍然大悟道:不是军师剖析明白,险些误了大事。

先生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次日升堂,遂安排出兵。

刘备自率庞统、黄忠、魏延、刘封、关平前往西川;孔明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固守荆州。

于是孔明总守荆州,令关公拒住襄阳要路青泥隘口;张飞领荆南四郡巡江,赵云屯守江陵,镇守公安。

安排已定,刘备即将孟达留下,与赵云同守江陵。

请法正引两千川兵为向导,庞统为军师,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自与刘封、关平统领中军,马步兵五万,起程西校

临行之时,门军忽然入报:廖化引军来降。

字幕: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襄阳郡中卢县人。

向从刘表,为蔡瑁部下,刘琮降曹后赋闲在家。

襄阳为曹仁所占,廖化闻刘皇叔现在江陵,于是率领部曲来归。

刘备闻报大喜,便教廖化为行军主薄,前往青泥隘口,辅佐关羽,北拒曹操。

镜头转换,建安十六年冬十月,刘备引兵溯江而上,自巴郡入川。

到至涪城西门以外,刘备下令安营歇马,先请法正遣使报入成都。

刘璋闻报大喜,便欲远出成都亲迎。

主簿黄权、从事王累力谏勿纳刘备,刘璋皆不听,只依着张松主意,领三万人马,满载资粮钱帛,往涪城来与刘备相会。

玄德闻刘璋来至,按下军马,只率千余亲兵及十余名部将,入城与刘璋相见,各叙兄弟之情,相谈甚欢,亲如手足。

张松跟随刘璋前来,因见时机难得,遂密见法正,令其服军师庞统,劝刘备待来日再会刘璋之时,就席间将其袭杀,夺其兵符将印,然后直袭成都。

法正信以为然,便将张松之计与庞统。

庞士元击节称善,便与刘备商议。

玄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