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火烧新野(2 / 7)

加入书签

>

梁鹄:孟德即是我等故人,又官居大汉丞相,雄才武略,连袁本初兄弟尚且不敌,何况区区荆州?若依愚计,蔡兄理当顺应人,归于朝廷,则进可裂土分茅永镇荆州,退亦可为万户侯。

胜于一旦落入刘备及公子刘琦之手,则举族受戮矣。

蔡瑁听了,以为是金玉良言,心意遂绝,便急遣家人请来蒯越,共同商议降曹。

蒯越也早与曹操互通款曲,闻蔡瑁要倒卖荆州,自是一拍即合。

当夜三人密议已定,蔡瑁自去报知其姊蔡夫人。

夫人喜诺,即令蔡瑁作书,遣人前往宛城求降。

夏侯惇得书大喜,立即遣人引领荆州信使,前至许都拜见曹操,并向子呈递降表。

曹操得到蔡瑁降书,不由喜上眉梢。

于是率领群僚上殿,奏请子,南征荆州。

献帝正欲准奏,太中大夫孔融出班谏道:丞相且慢,陛下不可!

刘备与刘表皆乃汉室宗亲,平素又无大逆之校丞相兴此无名之师,恐失下之望。

曹操怒斥道:刘表任荆州牧,董卓之命也。

当年某兴兵讨董,故关东牧守皆都响应,唯独刘表不从,且杀死讨逆将军孙坚。

其后割据荆襄,多行僭伪,郊祀地,拟仪社稷。

刘备附逆,亦为不臣,吾今讨之,何谓无名?有再谏者,必斩!

献帝闻此,向孔融连使眼色,示意休再谏阻;即准丞相之奏,退朝回宫。

孔融被斥下殿,未出午门便仰长叹:你刘玄德为逆臣,却不知下万民却视之为至仁君子。

你自以为大汉丞相得专征伐,却不知下诸侯其实视汝为汉室之贼。

今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我可预见此番南征,其将片甲不回许都矣!

只顾仰长响应,却不料御史大夫郗虑正从身侧走过,听得清清楚楚,一字不漏。

郗虑向与孔融不和,听得此言,便直入丞相府中,添油加醋,将孔融之言告知曹操。

曹操大怒,遂命廷尉:立即捕捉孔融及其家,并皆斩于市曹。

镜头闪回,叙述孔融与曹操结仇经过。

河北之战时,曹操用许攸之策,决漳水淹冀州,城破后屠杀邺城居民,杀伤无辜甚众。

孔融闻之,便怀愤怒,与同僚每论此事,便极曹操暴虐,必遭报应。

冀州陷后,世子曹丕私娶袁熙妻子甄氏。

曹操本欲自己娶之,只因世子率兵占先围了袁宅,又兼张绣当时在旁冷观,这才只得割爱,将甄氏赐予世子,纳为儿媳。

孔融得知,当即写信给曹操道:司空此番出兵河北,挟威以灭袁绍,譬如当年武王伐纣,得应人。

昔武王伐纣以得下,即将妲己赏赐周公,亦今日明公之行也。

曹操以为孔融是在夸赞自己,但不明其指,于是回书问孔融:此事出于何典?

孔融答:并无经典可循,只是按今事称量,想当然而已。

曹操恍然大悟,孔融是以甄氏比于亡国之妃妲己,讽刺自己父子皆乃好色之辈。

由此大怒,心内深恨孔融,早已伏下杀机,奈何孔融尚且不知。

建安十二年,曹操依郭嘉之计北讨乌桓,兵出辽东。

因连年用兵,河北之民迭经战火涂炭,军粮苦于不足,朝中文武百官皆恶远征,但无人敢于直言其非。

孔融便又写信给曹操: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仿佛汉武帝当年四海扬威。

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牛羊,皆为大罪,明公此去,可以一并伐之!

书中讽刺之意,见于言表。

曹操复又大怒,但顾忌孔融海内人望,只得隐忍不言。

既征辽东得胜回京,因见许都府库匮乏,曹操上表奏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