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 水淹下邳(2 / 8)

加入书签

后路。

刘表得书,乃令黄祖坚守隘口,自己统兵至安众县,截断曹操后路,一面约会张绣。

曹操军马败退,行至淯水,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

祭礼未毕,忽有荀彧自许都差人报来:刘表屯兵安众,截断我军归路,请明公为之备。

众将闻之,复又大慌。

曹操笑道:我计划已定,若到安众,破张绣必矣。

催军行至安众县界,令众军趁夜凿险开道,暗伏奇兵于内。

及色微明,刘表、张绣两军会合,引兵入险来击,却被曹操纵奇兵而出,大破两家之兵。

三方集于安众,正欲寻机决战。

荀彧却又探知袁绍欲兴兵来犯许都,星夜驰书来报曹操。

曹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安排许褚断后,以挡追兵。

细作报知张绣,曹操大军已退。

张绣与刘表略作商议,均欲乘胜追之。

贾诩亲到军前,看霖上蹄印车辙,谏止道:穷寇莫可追也,追之必败。

刘表不听,力劝张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

看看赶上曹军后队,未等张绣、刘表下令起攻击,只听一声炮响,曹军伏兵齐出。

许褚扬刀奋力接战,张绣、刘表两军大败而还。

贾诩见到二人惨状,非但不怒,反而面带喜色,急又劝道:二位将军且莫歇马,可整兵再往追之。

今番如其不胜,请斩我级。

刘表已被曹操打怕,死活不肯同往。

张绣深知贾诩之能,乃独自引军往追,果然大败曹兵,尽得其军马辎重。

正往前追赶,忽见山后一彪军拥出,领兵者乃是镇威中郎将李通,前来接应曹操。

字幕: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

早年以游侠闻名于江汝,独霸朗陵县。

后率众投奔曹操,补充兵源有功,拜为阳安都尉,汝南太守。

张绣早闻李通乃是悍将,不敢深入,于是收军回到安众,向刘表、贾诩报捷。

刘表见张绣大胜而归,惊奇万状,便问前败后胜之因。

贾诩道:二位将军虽善用兵,却非曹操敌手。

曹操用兵最优之处,便是往往于不利时见机,大败之际转而为胜。

前番曹军虽败,某见蹄印有序,车辙不乱,便料其必是诈败,令劲将为殿后,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故知必败。

曹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此能胜。

刘表、张绣俱服其高见。

贾诩遂劝刘表回荆州,张绣守襄城,以为唇齿,两军各散。

曹操得到李通接应获救,遂封其为建功侯,令把守汝南西界,李通拜谢而去。

又表奏孙策之功,封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遣使赍诏江东。

镜头转换,按下汝南,复徐州。

袁绍听曹操回兵,遂以北伐公孙瓒为名,遣使前来许都借粮。

曹操喜其北征,使己可专取徐州,遂厚待来使,奏封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并附密书:公可尽力往讨公孙瓒,若战之不利,吾当出兵相助。

至于粮草,却不借给。

袁绍本意并不在粮,得书大喜,便进兵攻打公孙瓒。

曹操闻袁绍往攻公孙瓒,自谓去了北顾之忧,便使人书与刘备,约会共讨吕布。

刘备盛情款待,信使吃得大醉,回许都时却走错路,被陈宫巡哨拿获,搜出刘备回书。

陈宫如获至宝,将信使押送吕布,并拆刘备回书看道:明公命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

但刘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

若明公兴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