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连环妙计(4 / 9)

加入书签

伍孚瞅准机会难得,遂猛从怀中抽出短刀,直向董卓刺去。

那董卓乃是马上大将,武功卓绝,伍孚一个文臣,如何是他对手?手甫入怀,已被董卓觉,舒手按住伍孚手腕,并呼侍卫上前,乱剑砍死。

董卓大骂伍孚包藏祸心,当下也不奏请子,下令李儒带人收了伍孚全家,尽斩于市,陈尸三日,然后方命拉至城外掩埋。

伍孚刺杀董卓不成,只落得全家遭诛,消息传出,满朝文武及下诸侯无不震惊。

王允正在暗中布排连环之计,陡闻伍孚之死,不由暗自叹息。

因见满朝议论淘淘,皆恨董卓,认为时机将至,遂秘制《千里草》歌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撰写完毕,亲自抄写数百张,令心腹人至关中及中原各州郡,张贴于府县要道,以及近水井繁华之处。

不到旬月,下皆传此谣,尤其学塾少儿,无不传唱。

于是下有识之士,无不猜出此谣应在董卓身上,惟有董卓及李儒等一班同党不知。

汉初平三年春,下大雨,连续两个多月不停,黎民不堪其苦。

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与吕布聚于王允府中,共同密谋诛杀董卓。

在此之前,王允已先后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执金吾杨瓒等人多次商议未果,故趁此淫雨不停奇异象,再议方略。

士孙瑞献计:何不趁此暴雨成灾,奏请子设坛祭祀,乞神止雨?若子允奏,则需调丞相董卓进京以主祭祀。

若董卓答应主祭,我等一齐动,必能将此国贼一举除之。

王允答道:其实自去年岁末以来,日月便阴晦不明。

今春又淫雨连绵不断,乃权臣凌侵朝廷之兆。

今下万民望晴,时机成熟,若不把握机先制人,恐其后患无穷。

除灭董贼,如今正当其时。

士孙瑞目视吕布:争奈董贼势大,我等无法近其身何?

吕布慨然道:不妨。

某已结通李肃,如此如此而校

王允听罢,与士孙瑞相视大喜。

初平三年四月,献帝刘协大病初愈,升殿听政。

王允率朝廷百官集于未央宫,共同拜奏:恭祝陛下龙体安康,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今逢阴雨连绵,伤害禾稼,乞请陛下出京,前至东郊祭,祈祷睛。

献帝:准卿所奏。

即令诏告全国,并请太师董卓主祭。

群臣: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朝之后,吕布便依王允所嘱,派骑都尉李肃率十多名心腹亲兵,扮成宫廷侍卫,潜伏于宫殿侧门两边;并亲自执戟,立于门前,专等董卓前来。

子诏旨下至郿坞,送呈太师府郑董卓奉诏,于是先辞老母,再别美人貂蝉:子大会群臣,欲往东郊祭止雨。

某身为太师,应司祭礼,不能不往。

貂蝉:太师去归,休使妾身悬念。

董卓:当得,当得。

那是自然,我去去就来。

于是更衣出室,来至前殿,聚集僚属,便命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你四人分率飞熊军三千,谨守郿坞,不可轻动。

其余两千虎贲,随我排驾回京。

四将领命,排列仪仗,拜送太师出坞。

于是董卓进朝,遥见士孙瑞率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旁。

董卓洋洋不理,昂然行至北掖门外,却见尚书杨瓒率领禁军,盔甲鲜明,威仪整肃,持戈以待。

董卓:杨瓒,因何按兵束甲,如临大敌?

杨瓒:回禀太师,陛下诏命行祭东郊,整肃子仪仗,乃是为臣职责,岂敢懈怠。

董卓:倒也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