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颜良文丑(6 / 9)

加入书签

左慈门徒,甚么不晓得?

因见公孙瓒有勇无谋,便有些犹疑;又见其和袁绍皆是一般人物,只蓄割据私心,并无扶保汉室之念,因此不由大悔,遂萌去志。

思虑再三,却怕落个轻易去就名声,只得按耐。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朝廷。

关东诸侯自相混战,早有探马报到京都长安。

董卓闻报大喜,再无顾忌,愈加把揽朝政,作威作福,上欺献帝,下压君臣。

大臣一言不合其意,轻则罢官,重则满门遭诛,朝堂之上人人凛然自危。

大臣们皆惧董卓如同蛇蝎,倘若次日上朝,头夜间定要向家人永别,做好遭诛被杀打算。

若能平安散朝归府,即阖家欢庆,犹如过节。

于触司徒王允,只因位列三公,渐以国事为任,便欲背离董卓,除此国贼。

但却苦思无计,又惧吕布勇猛难敌,不免每日散朝归到府中,不是眉头紧皱,便是长吁短叹。

夜深月明,王允辗转难眠,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观月,沉吟灭贼扶汉之计。

正在无计可奈,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轻轻叹息,其声惊魂动魄,不知是何人所。

王允心下惊异,潜步窥之,却见是义女貂蝉在园中捻香拜月,一边幽叹不止。

字幕:貂蝉,本名任红昌,关中临洮人,出身寒门。

镜头闪回,叙述貂蝉来历。

汉灵帝末年,因受十堂侍之惑,命下各县郡选拔秀女入京,以充后宫。

圣旨下达临洮县中,县令命遍查四境,寻其妙龄貌美,且未曾许字人家者上报。

数日之后,差役还报:查知县郊二十里外任家堡,有名任红昌者,年方二八,正当其选。

县令闻报,便令差役:命当地里正传令任红昌之父,送女入衙。

任父听里正传话,知道是朝廷圣旨选秀,知道违逆不得,只好送女入县,以备检选。

县令陡然见到任红昌,观其明眸皓齿,美艳不可方物,不由如获重宝。

即问任红昌之父:可愿送令媛入宫,以救我全县未婚少女?倘若愿意,可获朝廷恩赐万钱。

任父家贫,妻子又常年卧病在床,哪里养得女儿起?且闻入选秀女之家,可获朝廷恩赐万钱,便能为老妻治病抓药,也就只得忍痛允了。

县令大喜,即在州郡选秀鳞册上填写“临洮任红昌”

五字,呈递入京;又令四个年老差役,备一辆五香车儿,将任红昌打扮齐整,又命夫人随身使唤丫头灵儿相伴,送去京师。

衙中差役不解,因问县令:此许朝廷选秀之事,也属寻常,太尊何必如此郑重其事?

县令叹道:你哪里知道!

依照子旨意,着关中各县检选秀女,以资质为准。

若上等姿色者,每县百人;出类拔萃者,亦需十人;唯有绝色佳人,一人便可过关。

任红昌这般姿国色,世间绝无其对。

只此一人,便可免我县中多少好女儿家人离散,可谓功莫大焉。

差衙听罢,嗟讶不止,又赞叹县尊大人为民着想,实为难得好官。

县令由此以为万事大吉,终于放下心来。

未料三日之后,忽见一人奔回县衙,正是那四个护送公人中一个,浑身是血,惶急报:太尊,大事不好!

那美人任红昌,香销玉殒了也。

县令心中打一个突,急切问道:到底生何事?其余三人及那丫头灵儿,因何不见?

公差:那三个俱都死了,灵儿随那任红昌去了,只剩我一个,回来报丧。

县令知他恐怖过甚,因此语无伦次,于是命令书童倒来一杯香茶,让公差坐下喝了。

然后温言问道:你且休慌,慢慢讲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