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集 刘辩诈死(3 / 9)
灵帝刘宏由是大为恐慌,召羽林左监许永诉之,问道:此梦是何不祥之兆?可禳除乎?
许永答道:宋皇后母仪下,历年已久,四海之内都蒙教化,从来未闻过失恶声。
而皇上偏听谗言,使无辜之罪,身遭诛戮,祸连家族,所有臣妾无不抱怨痛惜。
渤海王乃是桓帝同母弟,处理国事或侍奉朝廷,皆不曾有误,陛下不察,加罪诛杀。
昔晋侯梦见厉鬼披至地,是因晋侯曾杀其祖先也。
地道义至明,鬼神难欺。
陛下应一并改葬,使冤魂得到安息。
宜诏赦宋皇后流放亲族返回原籍,恢复渤海王封爵,以期稍消罪衍。
刘宏生性向来执拗,闻言不听。
其后未几便即病倒,渐渐不起。
死前不久,刘宏曾问侍中杨琦:朕与桓帝相比如何?
杨琦答道:譬如虞舜与唐尧比德。
刘宏不悦:卿真强项,不愧是杨震子孙。
则你死后,定亦会招来大鸟者。
字幕: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汉灵帝驾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三岁,在位二十一年。
子驾崩,皇长子刘辩当时奉养于城郊玄观中,遂被大将军何进接入皇宫,奉于灵前继位。
是为东汉后少帝,以别于前少帝刘懿。
少帝即位,时年仅十四岁,为先帝上谥号为孝灵皇帝,六月十七日葬于文陵。
镜头转换,按下内宫,复朝堂。
灵帝驾崩,少帝刘辩即位,尊生母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听政。
何太后以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使执掌朝政,复形成外戚专权之局。
灵帝在世之时不喜刘辩,欲以王美人所生皇子刘协继位,临死前便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
当灵帝驾崩之时,蹇硕便欲诛杀何进,拥立刘协为帝,只因何进先下手为强,其事未果。
此时见何进既掌朝政,蹇硕乃与诸宦设谋,欲以太后名义召何进入宫,伏兵杀之。
中常侍赵胜素亲何氏,便将蹇硕之谋向大将军告。
于是何进带兵入宫,诛杀蹇硕,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已,由此取得西园八尉总指挥权。
灵帝之母董太后联合张让等十常侍,图谋参与政事,以保刘协,再与何太后相恶。
何进奏请少帝,将董太后迁出京师,送归河间封国,又收骠骑将军董重下狱。
董重自杀,董太后随之忧惧而死。
何氏由此除掉异己,执掌朝政,其势甚盛。
是年七月,诏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
少帝喜爱窜,恐被母舅害之,遂不令陈留王去京就国,而是留在宫中,与自己同吃同住。
何进欲尽诛宦官,但恐太后不许,于是谋于西园八尉。
中军校尉袁绍进言:何不先请太后尽罢中常侍职务,改授郎官?其手中无权,不难除矣。
何进以为妙策,进宫入白太后,然而太后不听。
何进出身贫寒,素来敬惮宦官,虽外负盛名,遇事却不决断,故其事久不能决。
袁绍遂又建议:何不征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以胁迫太后?
此本昏愦之策,然而再被何进采纳,于是檄召各州牧守带兵进京,勤王清侧。
主簿陈琳、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闻此,异口同声,皆都劝道:此计万万不可。
何进:却是为何?
陈琳:大将军身居要职,手握重兵,如欲诛杀宦官,只要当机立断即可,何必非招进外兵?且各州郡诸侯各怀异志,如前将军董卓更甚,进京必为祸乱。
何进不听,终命人写成檄文,以大将军名义出。
中平六年八月,何进入宫面见太后,再次奏请尽诛宦官,太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