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集 曹节诛武(7 / 9)

加入书签

p>

闪回结束。

只因十九代掌门陈蕃被杀,周景只得隔代传位,将第二十代掌门授予桥玄。

桥玄闻召,飞马赶至,见恩师这般模样,不由失声痛哭:弟子来迟矣!

周景温言慰道:不迟,不迟;莫哭,莫哭。

你我学道之人,何必将生死之事恁样看重!

你且拭泪,我去时无多,须将门户大事相托,休负我愿。

桥玄只得拭泪,跪于榻前,接受遗嘱。

周景于是便将自陈蕃府中寻回之鬼谷子秘籍、伏龙令牌及掌门谱系授予,殷殷叮嘱,就此撒手西去。

自此之后,桥玄便为鬼谷门第二十代掌门祖师,挑起暗中兴扶汉室江山大任。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朝廷。

建宁元年八月,司空王畅以灾异免官。

字幕:王畅,字叔茂,山阳高平人。

王畅少举孝廉不就,后应大将军梁商辟举,四迁升至尚书令,出为齐国相,征拜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

任职以严明着称,后因事免官。

复拜尚书,又为南阳太守。

南阳因为东汉帝乡,素为贵戚聚居之地,号称难治,历任太守多不称职。

王畅到职,严正威猛,贵戚有劣迹者皆依法惩治。

郡中豪族奢靡成风,王畅布衣敝车,以正清廉之风。

王畅因在南阳政绩显着,被朝廷征拜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迁为司空,位列三公。

然而只上任数月,便受党锢之祸牵累免官。

由是忧愤成疾,于次年死于家郑

由是朝中忠正大臣俱都凋零,门溶子又被党锢,朝廷成为以侯览、曹节为宦官下。

镜头闪回,叙述曹节来历。

曹节,魏郡人,后移居南阳新野,家族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官职。

汉顺帝初年,曹节以西园骑升任黄门;桓帝时期,升任中常侍、奉车都尉。

汉桓帝去世,曹节因率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迎接刘宏继位,有迎立汉灵帝大功,便被封为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

其后又为主谋,与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诛杀窦武、陈蕃,以及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并将其全部灭族。

闪回结束。

曹节因此功劳,升任为长乐卫尉,改封育阳侯,便为宦官之。

建宁二年,侯览指使山阳人朱并上书,诬告前党人张俭与其同乡共二十四人,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危及社稷。

灵帝听信谗言,下诏捕张俭等人。

镜头闪回,叙张俭与朱并结怨经过。

张俭字元节,山阳郡高平县人。

谋世名士,自称赵王张耳后代;父亲张成,曾任江夏太守。

初被乡里推举为茂才,但不满意刺史,于是托病不去。

延熹八年,山阳太守翟征聘张俭入仕,使任东部督邮。

当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其家属残暴百姓,无法无。

张俭揭露侯览母亲罪恶,奏请朝廷从严惩处。

不料奏章落入侯览之手,就此扣压,并深恨张俭,结下仇怨。

朱并乃与张俭同乡,本性谄媚,卑鄙龌龊,向来阿附侯览家族,因被张俭蔑视,每次见面必加嘲讽。

朱并非常嫉恨,故此接受侯览指使,上书诬告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共为朋党。

闪回结束。

张俭闻朝廷来拿,不肯束手就缚,就此离家,狼狈出走。

于是一路流亡,到至山东北海郡。

因思与曲阜孔褒有旧,便即投奔其家。

恰逢孔褒外出,只见其弟孔融。

孔融当时年仅十六岁,甘冒奇险,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