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集 曹节诛武(5 / 9)

加入书签

百僚各言灾应。

张奂为赎前罪,乘机上疏。

其疏略云:

臣闻风为号令,动物通气。

木生于火,相须乃明。

蛇能屈伸,配龙腾蛰。

顺至为休征,逆来为殃咎。

阴气专用,则凝精为雹。

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或志宁社稷,或方直不回,前以谗胜,并伏诛戮,海内默默,人怀震愤。

昔周公葬不如礼,乃动威。

今武、蕃忠贞,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

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

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

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

宜思大义,顾复之报。

子览奏,不敢自专,因问黄门常侍。

中常侍皆都极力阻止,奏请转任张奂为太常卿。

张奂又与尚书刘猛、刁韪、卫良联名上奏,同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

曹节等愈加痛恶,遂迫子下诏切责。

张奂等自囚于廷尉待罪,数日得出,以三月俸禄赎罪。

司隶校尉王寓是宦官党羽,欲借公卿荐举自己,百僚畏惮,莫不许诺,唯张奂独拒。

王寓大怒,遂诬陷张奂以党人之罪,奏请禁锢罢归田里。

从此之后,张奂结束仕宦生涯,回到弘农,闭门不出。

后收弟子千人,讲诵儒经,着《尚书记难》三十余万字。

董卓此时免官回乡,在家赋闲,因羡慕张奂威名,欲与其交好,遂委其兄前往弘农,赠送张奂缣帛百匹。

张奂讨厌董卓为人,拒而不受。

画外音:至汉灵帝光和四年,张奂罢官十余年后,在家中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张奂死后,武威郡官民思念其生时功勋好处,为其在多地都立祠堂,世世祭拜不绝。

镜头转换,按下朝中党争,复边关战事。

汉灵帝建宁元年春,东羌复又入侵北部边境。

护羌校尉段颎奏请出击,朝廷准奏,乃骑兵五千、步兵一万、战车三千辆,命其讨伐东羌。

于是段颎命带十五日粮,从彭阳进军,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羌大战于逢义山。

两军对圆,汉军见羌人兵势甚盛,皆有惧意。

段颎命军士持长镞利娶各张劲弩,又列轻骑于两翼,高声激励将士:我等皆离家数千里,前有劲敌,后无援兵。

进则事可成功,退则必死!

大家何不趁此努力向前,争取功名!

众将皆道:愿随将军死战!

段颎遂命擂鼓吹号,自己身先士卒,大呼冲入敌阵。

士卒随后冲击,大败诸羌,斩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

败羌逃遁,不敢复来扰边。

汉军大胜,捷报至京。

朝廷以破羌之功,拜段颎为护羌将军,调金钱、彩物为其军费。

当年夏,段颎再以轻骑追击先零羌,日夜兼行,于奢延水、落川、令鲜水等地连破羌军。

随后一路追寻,又与羌军大战于灵武谷,终于大破先零羌,乘胜进军泾阳。

先零羌基本平定,残余四千余落散入汉阳郡山谷之间。

次年七月,段颎继续进军,向汉阳东羌动进攻,连战连胜,终将羌人包围于山谷之郑

段颎见合围已成,于是下达军令:命骑司马田晏、假司马夏育率兵七千,司马张恺率兵三千,兵分二路,乘夜上山袭击羌人;某亲率步骑,正面进攻。

众将领命,依计而行,遂再次大破羌军,斩羌人渠帅以下一万九千余人,获牛马牲畜、帐篷等物不计其数,于是东羌就此平定。

汉灵帝闻段颎连连获胜,屡立大功,乃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