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集 绝命射姑(3 / 9)
军相遇,迭经三战,汉军大败鲜卑,获其物资二千余种以归。
二月,辽东郡鲜卑六千余骑攻略玄菟郡,以为报复。
乌桓校尉耿晔闻报,亲出迎担
字幕:耿晔,字季遇,扶风茂陵人,戊己校尉耿恭之孙,京兆虎牙都尉耿溥之子。
镜头闪回,元初二年。
耿溥在丁奚城攻打叛羌,兵败战死。
朝廷为抚恤功臣,由是下诏任命耿溥二子,耿晔及弟耿宏,俱都担任郎官。
永建元年,汉顺帝因谓耿晔出身将门,复又升任乌桓校尉,命其镇守辽东。
闪回结束。
耿晔闻鲜卑军南来,立缘边诸郡兵及乌桓诸王,亲为先锋,出塞进攻。
经过一场激战,汉军大破辽东鲜卑,斩数百级,俘获大批人口及牛马等物。
辽东鲜卑既败,辽西鲜卑闻而大惧。
其至鞬率领各部三万余人,至辽东郡乞求投降。
画外音:此后两年,鲜卑各部降而复反,又多次入侵渔阳、朔方郡。
永建六年秋,耿晔派部下行军司马率领胡兵数千,再出边塞,打败鲜卑。
镜头进,岁月流年。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由驸马阳安侯郭璜主持穿凿汉延渠,光禄勋徐自主持穿凿新渠,称为光禄渠。
银川平原水利布局,此时基本确立。
此年许慎呈上《文解字》定稿,震惊朝野。
顺帝诏命以浙江为界,东为会稽郡,西新置吴郡;改山阴为会稽郡治,以原会稽郡治吴县为吴郡郡治,统吴县、乌程、余杭等十三县。
九月,汉顺帝采纳尚书仆射虞诩之议,派重兵保护安定、北地、上郡等三郡百姓复还旧土,各归旧县,命所属各县修缮城郭,设堠亭驿站,兵民合一,屯田防守,复还旧治。
次年又将各郡国死刑犯减罪一等,徙至安定、北地、上郡三地屯戍,加强边地兵备。
永建五年,会稽上虞人盂尝迁任合浦太守。
合浦一带很少生产粮食,但海产珍珠非常出名,渔民皆用蚌珠与交趾边民交换粮食。
又地方官为中饱私囊,强迫珠民濒年滥采珍珠,致珍珠贝苗几乎灭绝,南珠渐徙交趾。
盂尝既任合浦太守,大力革除敝政,限制采珠,因此海珠又得繁衍。
百姓由此广泛流传“去珠复还”
,此谓“珠还合浦”
典故由来。
是年汉顺帝御赐四川广汉为孝子故里,诏命为孝子姜诗立祠祭祀,其乡因人而彰。
镜头闪回,叙述孝子姜诗故事。
在当时广汉雒县汛乡(今四川省德阳市孝泉古镇),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叫姜诗。
因幼时丧父,只与母亲相依为命。
姜诗格外孝顺,尽心侍奉,从未让母亲忧心生气,邻里乡亲称赞不已。
雒县有名士庞盛,女儿聪明贤惠,从教以诗书礼仪,织布裁衣。
庞女长大之后,对父母也是百般孝顺。
唯对其父曰:《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父为女择婿,当选孝顺父母者。
庞盛听闻姜诗孝名,于是将女嫁之。
庞女出嫁后孝顺姑婆,极尽妇道。
姜诗母亲喜喝江水,但距家六七里路,往来搬运极其不便。
庞氏不怕劳苦,每顺流而下以桶打水,挑回家里,以供婆饮。
忽有一日,偶遇大风,庞氏打水归迟。
母亲饥渴,告知儿子,诉儿妇不孝。
姜诗不明就里,尊奉母言,厉言责备妻子,并将其赶出家门。
庞氏虽被赶出,却不回娘家,就此求告借住邻舍,纺织得钱,买来饭菜烹作,再请邻舍送与婆婆。
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