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集 老将征西(3 / 9)
>口中称谢,再拜而起。
赵充国大笑,赐酒三杯,亲自送到账外。
都尉命送还马匹军械,并其四个部从,放出城去。
镜头转换,甘凉道上,令居古城。
一支汉军盔明甲亮,陆续开入令居城郑为领军大将,乃是赵充国之子赵卬,官拜右曹中郎将。
是为西征二路主帅,带军来助其父。
汉军入城,布置牙帐已毕,赵卬刚刚坐定,哨马来报。
哨马:启禀将军,有紧急军情,不敢不报。
赵卬:报来。
哨马:我军动向已为先零部羌兵侦知,先零乃出奇兵,抄我后路,截断粮道。
赵卬:若是如此,我军危矣。
参军何在?
参军:属下听命。
赵卬:急代我修表,用上印章,遣使回京,向子报告,奏请救兵。
参军:诺,属下遵命。
镜头转换,长安未央宫郑
汉宣帝阅览赵卬军报,急下诏命:颁诏。
令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联合出师,搜捕山间羌兵,以打通粮道。
调三辅、太常地区犯人,免其监禁,编为部队;召集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地方军,金城、陇西、水、安定、北地、上郡等地骑兵,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驻守各自郡县之军,共计六万余人,皆归后将军赵充国率领,进剿诸羌。
钦使赍诏,飞马出京,先至酒泉,向酒泉太守辛武贤宣诏。
辛武贤闻诏失惊,遂对钦使道:赵充国将军今驻屯西部都尉府,数日按兵不动者,是为力主招抚先零等诸羌,不以武力征服也。
贤钦使请暂住数日,待我上奏子。
钦使:既如此,贤太守即请修表,待我替你回京上呈。
辛武贤:如此,深承贤使高义。
钦使:皆都是为国分忧,不须得。
当日钦使便即飞马回京,向子呈上酒泉太守奏疏。
汉宣帝见其奏疏略云:
臣启陛下,今各郡部队都驻守南山,北边空虚,其势不能长久。
北边寒冷艰苦,汉军马匹无法过冬;武威、张掖、酒泉部众逾万,人马大多瘦弱。
臣请增加马料,命众军于七月上旬带三十日粮,从张掖、酒泉分兵同出,攻击鲜水罕羌、秆羌。
则即使不能尽灭诸羌,亦可夺取敌人牲畜,俘其妻子儿女,然后退兵返回,冬季再行进攻。
我大军频频出动,敌人定必震动瓦解,此为上之上策也。
汉宣帝览奏,乃问丞相、御史等诸臣:卿等以为此奏若何?
诸臣:此论是也,望陛下准其所奏。
宣帝:朕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用兵之事,将帅专长,我等不宜强行干涉之。
诸臣:陛下察纳雅言,虚怀若谷,虽古之圣君,亦不能过之。
汉宣帝大喜,遂另派驿使驰马出京,日夜兼程前往河西,将辛武贤奏书交给赵充国,命其与部下将士讨论。
赵充国详观辛武贤奏书,遂与长史董通年等人商议,复上奏子:
辛武贤所云万骑出于张掖,迂回千里奔袭,欲使敌人不备,古之用兵者难为也。
敌必提前入林,以逸待劳;占据险要,断我后路粮道,使我军陷入危殆也。
又谓夺敌畜产,俘其妻子,亦是空话。
另武威、张掖山谷贯通,水草丰盛,臣恐匈奴与羌人来犯,必图占据,二处军队尤其不可调动。
先零是为叛,挟持其他诸部族,故当捐弃罕、秆诸羌过错,只诛伐先零,以镇罕、秆诸羌。
则其必重归善良,后择良吏抚之,乃全胜定边上策。
赵充国奏疏至京,汉宣帝刘询再次拿不定主意,只得交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