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栗姬拒婚(6 / 9)

加入书签

及司马相如。

有次游兴正浓,梁王下令,命随同文士各写辞赋,以记当日盛会。

由是枚乘写《柳赋》,路乔如写《鹤赋》,公孙诡写《文鹿赋》,邹阳写《酒赋》。

韩安国写《几赋》未就,邹阳代其写成。

刘武命对邹阳、韩安国各罚酒三杯,枚乘、路乔如等各奖绸绢五匹。

当年六月中旬,刘武忽染热病,六后即便死去。

景帝闻之颇为悲悯,赐谥号为孝王。

窦太后以为是景帝使人杀之,因而怏怏不乐。

景帝为讨母亲喜欢,又命厚葬,墓中殉葬珍宝极其丰厚。

画外音:三百余年之后,至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开战,为筹集军饷,公开盗挖前朝帝王陵寝,其中最有名者,便属芒砀山梁王刘武之墓。

据史书记载,曹操亲自指挥摸金校尉掘墓,破棺收金,得珠宝万斤。

曹操由此实力大涨,为日后扫清群雄、霸据北方打下基础。

梁孝王刘武既死,府中文人墨客便失依靠,只好各奔东西,自谋生路。

司马相如走投无路,乃归蜀中,投奔昔日好友,临邛县令王吉。

初到临邛,司马相如除却梁王所赠古琴,身无长物,只以诗词歌赋换些酒钱,窘迫至极。

王吉设酒以待,见司马相如落魄,深表同情,为使好友摆脱困境,便忽思一计。

宴罢,乃使司马相如居于馆驿,次日便率全县衙役招摇过市,前往拜之,一连数日,恭敬异常。

临邛富户闻之,皆感讶异,于是多方打听驿馆居客来历。

最后方知此位神秘来客名为司马相如,非但是为县令至交,且曾做子近侍,又是梁王座上之宾。

探听明白之后,本县富户由是不惜千金,争相只求一见。

司马相如讳莫如深,对来访者皆都婉言相拒,由此反而名声大噪。

县中时有富卓王孙,向来自重身份,少与外人交往。

家中仆男佣妇,多达千口,钟鸣鼎食,有似王侯。

有女名唤卓文君,年轻貌美,能诗会文,兼擅音律,丧夫寡居。

卓王孙闻司马相如来历非凡,曾为梁园座上客,今至临邛,便欲附庸风雅。

因闻其拒绝许多富户求见,乃以重金请托县令,欲在家中设宴,请求司马相如赏光莅临。

县令王吉见其中计,便即许以代替项;复至驿馆告诉司马相如,令其来日赴宴,如此如彼,大展才华。

司马相如自是一一照办,便派仆从回复卓王孙,来日准时赴约。

卓王孙闻司马相如肯予赏光,不由大喜,乃大柬帖,遍请全县缙绅豪强相陪。

及时会期当日,县令及所有宾客皆至,只是不见司马相如踪影。

直至午时,门口喧动,司马先生才携绿绮古琴,姗姗而至,到卓府门下车。

卓府管家向内传报:司马相如先生驾到!

未待卓王孙有所动作,县令王吉急引众宾出府,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将司马相如迎至大堂。

卓王孙急出拜见,叙礼已罢,将相如让至县令肩下就坐。

县令万般不肯,非将相如请至上坐,自己宁愿退至次席,由此扰乱半晌。

司马相如倒不客气,昂然便在座就席,众宾皆都惊羡不已。

卓王孙之女文君寡居娘家,早闻司马相如才名,今见堂上闹出恁大动静,亦是大感好奇,便引侍女隐在屏风之后,偷目观之。

司马相如早觉屏后有人,佯作不知,吃酒喝茶,与众人谈笑风生,妙语连珠。

在座诸宾,无不佩服相如妙才,五体投地。

酒过三巡,县令王吉向卓王孙及众宾提议:司马公不仅文章当世一流,抚琴之技也是下无担借此机会难得,何不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