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乌江之殇(6 / 9)

加入书签

,被命名为广武山。

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使恩德。

在民间极有声望,被尊为雹神。

西楚霸王死后,楚地悉定,独余项王封地鲁城不克。

汉王亲引大兵围攻,誓欲屠其城。

其城终被攻克,汉军入城,犹闻书馆里巷,充满弦诵之声,居民毫不惊慌。

汉王正欲下令屠城,军师张良进谏:今观鲁城,是为谨守礼义之国,且国人皆以为故主死节为荣,大王屠之,不祥至甚。

刘邦便纳军师之谏,命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致祭哀,并于灵前亲自哭奠。

鲁人见此,方才痛哭归降。

汉王见此甚为愧叹,于是下令,项氏枝属皆不可诛,又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

项氏部族诸民散落楚地者闻之,便皆归汉。

汉王五年正月,刘邦还归定陶,途中再次驰入韩信军中,夺其兵符玺印,再次尽夺其军。

遂下诏命,消除韩信齐王封号,改封为楚王,都于下邳。

韩信倒也不以为意,乃至下邳就国。

先召见当年赠饭漂母,赏赐千金。

又召南昌亭长,赐一百钱:公虽善人,亦乃人,听信妻言。

虽行好事,有始无终。

又召屠夫少年,封为中尉:此亦乃壮士。

当众侮辱我时,我岂不能杀之?但杀彼不足以扬我名,故忍之,致有今日。

诸将闻而大赞,唯其屠夫之子惭愧无地,遍体汗湿。

下皆定,惟有临江王共尉不降。

汉王遣卢绾、刘贾击之,兵败被虏,最终降汉。

共尉成擒,下皆服,皆都归汉。

因封八个异姓诸侯王,乃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

又封功臣,以丞相萧何为酂侯,军师张良为留侯,以下等等,共封侯爵145位。

其中出自丰沛功臣约30位,以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王陵、夏侯婴、雍齿、任敖等为主;出自丰沛周边萧、砀、薛等地功臣30多位,以灌婴、周苛、周昌、柴武、丁复、王吸、薛欧、靳歙、傅宽、孔聚、陈贺等为主。

前二十名诸侯乃为:酂文侯萧何、留侯张良、平阳懿侯曹参、宣平武侯张敖、绛武侯周勃、舞阳武侯樊哙、曲周景侯郦商、鲁母侯疵、汝阴文侯夏侯婴、颍阴懿侯灌婴、阳陵景侯傅宽、信武肃侯靳歙、安国武侯王陵、棘蒲刚侯柴武、清阳定侯王吸、广平敬侯薛欧、汾阴悼侯周昌、阳都敬侯丁复、曲城圉侯蛊逢、博阳壮侯陈濞、梁邹孝侯武儒。

分封异姓王侯已毕,由是号令下:自陈王举义以诛暴秦,后楚汉相争,兵不得休八年,万民相与苦甚。

今下事毕,其赦下殊死以下。

此乃史上次实行下大赦,其后每遇改元换代或有大事,便被历代帝王循为旧例。

所谓大赦,亦并非全赦,“遇赦不赦大罪”

,不在其郑

公元前202年,汉王五年二月甲午。

诸侯王并皆上疏,请尊汉王为皇帝。

刘邦至此志得意满,便应众请,即皇帝大位于汜水之阳。

诏令定都洛阳,国号大汉。

称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更王后吕雉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母刘媪,曰昭灵夫人。

汉帝即位,置酒于洛阳南宫,大宴群臣。

酒过三巡,大慨叹,乃问众卿。

刘邦:公等诸侯众将,毋敢隐晦瞒朕,皆需直言其情。

众卿:我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邦:秦失其鹿,下共逐之。

依公等所谓,我乃沛邑区区一亭长也,所以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