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遍地烽火(3 / 9)

加入书签

以南阳为基,遣部将司马夷攻略楚地,兵屠下相,已至砀镇。

刘邦大惊,不知所措。

张良进言:留城东阳宁君,是我旧友故交。

秦军既来,某愿前往留城,以唇亡齿寒利害之,使其与主公联手,共抗秦军可也。

刘邦大喜,便具厚礼,使张良赍持前往,使曹参同校张良奉命而往,来至留城,见了东阳宁君,以联手沛公共抗秦军之事。

东阳宁君正担心自己势孤,无力为战,及闻刘季斩蛇起义之事,又见张良肯与刘邦联手,便知其非常人,于是一拍即合,答允联手对担

张良、曹参完成使命,回报沛公。

刘邦心下大定,乃约同东阳宁君,联手率军向西,迎击司马夷。

沛、留联军在萧县与秦军激战,结果不利,刘邦与东阳宁君退至留城。

刘邦败回,闷闷不乐。

张良笑道:秦军乃平灭六国精锐,百战之师,我皆黔百姓,故而战之不利。

主公虽败,元气未伤,尚可再战。

来日可避敌锋锐,击其虚弱,如此如此,必获全胜。

刘邦闻计,精神大振,信心再起。

乃请东阳宁君补充军队,调拨粮草,来日出城,自与樊哙分兵两路,再次进攻秦军。

樊哙便依张良所定计策,正面佯攻秦营。

只个回合,樊哙诈败佯输,将司马夷引出六十里外。

刘邦早率主力埋伏林中,见司马夷被樊哙远远引走,立即大举攻打秦军大营。

激战三日,刘邦夺取砀镇,俘获秦军六千人,取得大胜。

接又乘胜攻取下邑,夺此重镇。

刘邦军队过万,由是雄心大起,乃从下邑出,再攻丰邑,结果仍然不下。

樊哙独与司马夷纠缠,堪堪将败;丰邑又不能下,刘邦大急,自觉势危。

张良复又献计:项梁在薛,军马万余,其锋甚锐。

主公何不亲往求援,联手对敌?

刘邦大悟,于是留下军队继续围攻丰邑,自率百骑至薛,来见项梁。

闪回结束,薛城县衙。

项梁亲迎刘邦上堂,叙礼让座,命人献茶。

寒暄已皆,刘邦明来意,请求联手抗秦。

项梁欣然允诺相助,乃增拨士兵五千。

项梁:沛公,此五千兵马,皆是三楚子弟,身经百战,当足用否?

刘邦:足用,足用。

若蒙再派数名能征惯战之将,则更感激无地。

项梁:好。

便以五大夫级军官十名,分别率领五千兵马。

你诸将热,随沛公去夺丰邑,一切听其委派,不得违拗。

诸将:喏!

刘邦见项梁如此慷慨,感激至甚,再拜称谢,乃领援兵而回。

因拼力进攻丰邑,日夜攻打,次日终陷该城,获得全胜。

雍齿见不是头,只得弃了众军,自己仗着马快,单骑投奔魏国。

刘邦重得丰邑,大喜不禁,乃大牛酒,犒赏三军。

又具重礼,付五千楚军还薛,托十名五大夫领军,替自己再三向项梁致意。

项梁得其兵回,乃派侄儿项羽攻打襄城。

因其城坚,又城上防备精良,一时攻打不下。

项羽奋其神勇,持戟冲至城下,又弃戟持剑,奋力先登。

时近未时,终将襄城攻陷,即将守城军民全部活埋,然后回报叔父。

项梁闻侄儿屠城,心中不喜,怒责道:昔日白起杀降,自身恶死;李信嗜杀,终难封侯。

只因二世不悯下苍生,乃至诸侯皆反。

汝如此好杀,我项家宁无后乎!

项羽口中诺诺连声,心内其实不服。

此时项梁听陈胜确实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