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集 葵邱会盟(4 / 10)
于是就坡下驴。
秦穆公:看在令姊面上,免你一死,倒也无妨。
只是此番,你将如何报我?
晋惠公闻能得活命,叩如同捣蒜:姊夫若放我归国,必入子为质,割让河西五城。
如姊夫犹不解气,便将河西八城尽献秦国,亦甘心情愿!
秦穆公笑道:非是免你死罪不杀,是承你祖宗遗惠也。
晋国乃唐叔虞封地,箕子曾云其后定会繁盛,晋国不可就此灭亡,故恕你这遭。
此后再犯,定杀不饶!
晋惠公诺诺连声,更无异辞。
于是秦晋两国,复在王城结盟。
姬夷吾自觉惭愧,遂使吕省等被俘众官先回国都,布罪己诏与国人。
其诏辞云:
寡人虽蒙秦赦回国,却因得罪国人,败兵丧众,无面复掌晋国社稷。
尔众卿可择吉日,立太子圉继立君位,寡人不敢再归故国矣。
国中卿士大夫见此文诏,皆都伤心流泪,于是表示原谅惠公,愿依旧奉其为主。
吕省见此,复归秦国,来见穆公,请求迎归惠公。
秦穆公:放归姬夷吾,倒也无妨。
未知晋国朝堂内外,尚称和睦否?
吕省答道:晋国之中,人恐惧失君亡亲,不惮拥立公子圉,曰必报雠,宁事戎狄。
君子则爱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报德。
有此二故,故不和睦。
秦穆公:晋国大乱,立而可待。
于是决定放归晋惠公,并馈之七牢之享。
晋惠公由此回国,果将河西土地献给秦国,又杀庆郑。
因闻重耳逃亡在外,被诸侯拥戴接纳,于是不安,欲派冉翟国行刺。
群臣闻此,早有人暗遣心腹,向公子重耳传息递信。
重耳闻报,复率众人逃往齐国。
齐都临淄城中,宫殿之上,齐桓公正设早朝,忽报周襄王遣使来至传诏。
齐桓率领众臣迎接,将使请至殿中,北面听诏。
使:奉王命,传檄大会诸侯于葵邱,请齐侯姜白主盟,以表感谢拥立之功。
齐桓公:臣奉王命,谢恩!
于是喜而从之,行于征途,并请管仲同乘。
二人在车上闲谈,管仲趁机进言。
管夷吾:周室嫡庶不分,几至祸乱。
今齐国储君之位尚虚,主公宜早建嗣,以杜后患。
桓公答道:寡人六子,皆为庶出。
若择其长,则属无亏;若择其贤,则属子昭。
寡人已许卫姬册立无亏,但亦爱子昭之贤,故此意尚未决。
今愿决于仲父。
管仲深知易牙、竖貂二人奸佞,素得宠于姜无亏生母卫姬,恐无亏异日为君,必与二贼内外合党,乱齐国政。
今见桓公如此法,遂借机进言相劝。
管夷吾:公子昭一向贤德,且为郑姬所出。
郑国方受齐盟,正宜结好。
况嗣伯业,非贤不可。
若公子无亏挟长来争,今番会盟,主公可择诸侯中势强且最贤者,以子昭托之。
齐桓公:仲父此计甚善,寡缺择其贤君托之。
诸侯毕集葵邱,周公宰孔亦到,与齐桓公相见叙礼,各就馆舍。
当时宋桓公御已然薨逝,世子兹父让国于公子目夷,目夷不受,兹父即位,是为宋襄公。
因盟主齐桓公有命,宋襄公虽在新丧,不敢不至,乃墨衰孝服赴会。
管仲见到宋襄公,便谓齐桓公道:“子有让国之美,可谓贤侯。
且于大丧之际墨衰赴会,可见其事齐甚恭。
主公国中储2之事,臣谓可以托付此公。
齐桓公从之,即命管仲私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