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桓公北伐(2 / 9)

加入书签

公复位,忽然反目,转对傅瑕大喝。

郑厉公:卿守大陵十有七年,力拒寡人,可谓忠于旧君;今又贪生畏死,复为寡人而弑旧君,可谓不臣。

子仪乃是寡人之弟,与你何仇,杀其父子全家?寡缺为子仪报仇!

傅瑕大惊,转身欲逃,早被厉公喝令力士擒拿,押出斩于市曹,妻孥免诛。

又追究老臣原繁赞立子仪之罪,使其自缢而死;复治当初逐君之罪,命杀公子阏。

强鉏避于叔詹之家,因叔詹为之求情,乃免死罪,处以刖足酷刑。

公父定叔倒也乖觉,提前出奔卫国;其后三年,厉公召复其职,称不可使共叔无后。

祭足已死,其罪勿论。

复拜叔詹为正卿,堵叔、师叔并为大夫,郑人称为“三良”

郑侯姬仪既死,厉公复位,齐桓公乃约宋、卫、郑三国,会盟于鄄地,连同周室单子,不用歃血,揖让而散,诸侯大悦。

鄄盟之后,齐侯复又大合宋、鲁、陈、卫、郑、许诸国于幽地,歃血为盟,始定盟主之号。

与此同年,楚文王熊赀兴兵伐蔡,蔡侯献舞肉袒伏罪,尽出库藏宝玉贿赂楚文王,楚师方退。

楚文王又闻郑厉公复国,并与齐国为盟,便欲兴兵伐之。

郑侯闻楚国要来讨伐,知道不是敌手,于是遣使谢罪请成,自此不敢朝齐,复又背齐事楚。

息侯前被楚王流放安置于汝水,于此年郁郁而死,息国自此灭亡。

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四年;鲁庄公十六年;秦武公二十年。

秦武公病卒,始开活人殉葬之端,殉死者六十六人。

其弟嗣位,是为秦德公,迁都至雍城(今陕西凤翔),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县祭祀地。

秦国迁都以后,梁伯、芮伯迫于压力前来朝见,求为附庸。

秦国开始确定三伏节气,规定入伏后在城门杀狗,祛除热毒邪气。

自此之后,秦国各项制度渐具雏形,国力也开始迅猛展。

然而秦德公寿命不永,只在位二年,便即病卒,长子继位,是为秦宣公。

此时晋献公在位,起用士蒍、荀息、里克、郤芮、郭偃等一批异姓人才为卿大夫,诛杀富氏子弟、桓庄之族,彻底解决公子作乱问题。

又废除公族大夫制度,由此国力大增。

晋献公改革内政同时,又治军强兵,扩建为上、下两军,自带一军,太子申生另率一军,军力大振。

时有东郊村民祖朝,上书晋献公自荐,欲谋国政。

晋献公立即召见,与其谈论三日,见其剖析国政条条有理,乃破格录用,并拜以为师。

公元前675年,周惠王在位二年,占取大夫蔿国菜园以畜养野兽,又强取大夫边伯房舍,更夺取大夫子禽及詹父土地,再收回膳夫石俸禄,因此蒍国、边伯、石、子禽、詹夫皆都不满,转奉周庄王姬佗庶子姬颓为主,起兵攻伐周惠王姬阆,欲争王位。

五大夫联合贵族苏氏,拥奉王子颓动叛乱,但叛军律令不一,又无上将率领,故被惠王率成周六师一击而败,溃不成军。

五大夫逃往温地,王子颓在苏氏陪同下投奔卫国。

卫惠公怨恨周王曾收留政敌公子黔牟,于是收留王子颓,又联合南燕,攻入周朝都城。

周惠王姬阆兵败,逃奔郑国,五大夫复回,拥立姬颓为王。

诸侯闻之,无不震惊。

郑厉公见周惠公逃来郑国,问明事由,先礼后兵,出面调解惠王与王子颓之间纠纷,请子颓让回王位。

五子颓置若罔闻,不予理睬。

郑厉公大怒,遂替惠王出兵,逮捕南燕国君仲父,复将惠王安置在栎城。

次年秋,周惠王在郑厉公保护下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