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三根棒子声(2 / 2)
“让他把粮草留下,人回去告诉汉文帝,”孙健望着远方,“天下不是哪一家的,是百姓的。谁要是敢再折腾,阳安军的刀,随时等着。”
朝阳越升越高,将咸阳城的断壁残垣照得温暖起来。有孩童在废墟上追逐嬉戏,手里举着刚发芽的谷种;老兵们在修补城墙,用的是阳安城运来的新砖;李铁匠的徒弟们在街头支起炉子,打出的第一把犁头,被老栓捧在手里,像捧着稀世珍宝。
孙健和扶苏并肩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穿越千年的时光,吃过的苦,流过的血,都值了。他们或许没能重建大秦,也没能辅佐汉朝,但他们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种下了新的希望——那希望,藏在百姓的笑容里,藏在学堂的读书声里,藏在田埂上破土而出的嫩芽里。
“以后,”扶苏轻声说,“该教孩子们写‘民’字了。”
“嗯,”孙健点头,“还要教他们,这字比任何旗帜都重。”
咸阳城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而阳安城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不再是一座城的名字,而是一种信念,像那面杏黄旗一样,在阳光下猎猎作响,告诉天下人:太平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天下不是抢来的,是守出来的。
这信念,会一直传下去,直到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流离,直到每个角落,都能升起安稳的炊烟。
当咸阳城收复之后,那个曾经的傀儡皇帝已经被杀死。
孙健和扶苏看着咸阳宫的一草一木,不由得想起很多很多。
在他的记忆里还是梦里,然后会出现上一世,曾经在大秦庙堂上的身影,现在虽然赶走了。那些不是秦人的统治者,但是国破山河在。感觉已经穷困多年的长安城内忧外患。百姓被战火牵连的动荡不安,衣食无助。
接下来他没有把长安城咸阳宫,治理的像阳安城一样,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