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平安济世(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就愿意跟着你干。”

扶苏望着正在搭建的桥拱,若有所思:“这桥不仅是过车过人的,更是把人心连在一起的。”

期间,周勃又派人来了。这次来的不是使者,而是一队军医,说是北边不忙了,派来帮阳安城看看病。“周将军说,阳安城干活的人多,怕有人中暑或受伤。”领头的军医说。

孙健很高兴,让军医们在工地旁搭了个临时医棚。有工人中暑了,军医们就用草药给他刮痧;有人被石头砸伤了,就用烈酒消毒、敷药。“还是朝廷的军医有办法!”被治好的工人感激地说。

苏小宝趁机向军医请教:“夏天干活,怎么防中暑?”

军医告诉他:“早上早点干,中午多歇歇,喝点绿豆汤或淡盐水,别贪凉喝冰水。”苏小宝立刻让人照着做,工地上中暑的人果然少了。

秋末的时候,桥终于快修好了。最后一步是铺桥面,得用最平整的青石。老石匠亲自挑选石料,一块一块地比对,不合适的就让石匠们再凿。“这桥面得平,不然车过去了颠得慌。”他蹲在地上,用水平尺量了又量。

通车那天,阳安城像过节一样热闹。百姓们扶老携幼,早早地等在桥边。孙健和扶苏剪了红绸,系在桥头的石柱上。老石匠站在桥中间,摸着光滑的青石,眼眶湿润了:“这辈子修过不少东西,就数这座桥,最让我踏实。”

随着孙健一声令下,第一辆装满粮食的马车缓缓驶过桥面。车轮压在青石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桥身纹丝不动。百姓们爆发出欢呼,孩子们在桥上跑来跑去,商户们赶着驴车,迫不及待地要去对岸赶集。

“给这桥起个名吧。”扶苏对孙健说。

孙健望着桥下流淌的浣溪,又看看桥上往来的人群,笑道:“就叫‘安济桥’吧,平安济世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