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私联营销号是疯了吗?(番外)(1 / 4)
晏施从有记忆开始,生活的主舞台就是各式各样的剧组。
摄影棚里的灯光、导演的喊话声、化妆师手里的粉扑、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油漆和道具木材味,构成了他童年最熟悉的背景板。
等他再长大一些,开始能听懂周围大人的交谈,才从那些或羡慕或敬畏的语气中拼凑出一个信息:他家好像是什么了不得的“演艺世家”?
他的父亲,是圈内公认的天才导演,大学刚毕业时执导的第一部独立电影就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让“晏怀安”这个名字在国内外影坛都有了响亮的姓名。
晏施出生时,正值晏父晏母事业双双登顶、如日中天之时。
他的爷爷是享有盛誉的国家级表演艺术家,奶奶是着名话剧演员;外公是国家歌剧院的资深指挥家,外婆则是享誉国内外的女高音歌唱家。
在这样星光熠熠的家庭背景下,晏施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出生就在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罗马。
再加上晏家上下三代,就他这么一个宝贝疙瘩,长辈们自然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厚望。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份“厚望”落实得如此之早。
晏施还在襁褓中咿呀学语、连路都走不稳的年纪,就频繁出入剧组。
他甚至在自己还没完全断奶的时候,就被“抓壮丁”似的抱去参演了父亲电影里的一个婴儿角色,懵懵懂懂地就在胶片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像,也似乎就此定下了他未来与演艺圈密不可分的人生轨迹。
然而,不得不承认,晏施在表演上确实有着与生俱来的、令人惊叹的天赋。
这种天赋并非仅仅来自于遗传,更源于他一种独特的能力。
他从小就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观察欲。
他喜欢安静地待在角落,看场务叔叔如何搭景,看灯光师如何布光,更喜欢观察形形色色的演员如何酝酿情绪、如何化身角色。
他善于推己及人,拥有极强的共情能力,即便是他那个年纪从未经历过的人生悲欢、爱恨情仇,他也能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想象,去理解、去感受,并最终通过他那张极具表现力的小脸和纯真的眼神,精准地表达出来。
人前,有身为影后的母亲温柔引导、保驾护航;人后,又有身为大导演的父亲严格把关、默默撑腰。
晏施小时候走过的演艺之路,真的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平坦得令人艳羡。
在他的童年认知里,剧组就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温暖大家庭,娱乐圈就是他无忧无虑玩耍、并能获得无数掌声和赞美的乌托邦。
后来,便是那场有些乌龙又带着点叛逆色彩的“被拐去当练习生”事件。
随着年龄渐长,他开始更多地接触网络世界,听到、看到了更多元、也更复杂的声音。
家里对他的保护也逐渐放宽,试图让他自己去认识和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
然而,那次关于“偶像不能恋爱所以不干了”的率真言论,虽然是十几岁少年未经修饰的真心话,却也让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网络世界的、大规模的、汹涌的恶意和舆论攻击。
那时的他,内心充满了困惑和委屈。
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句实话会引来如此多的口诛笔伐?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用那样恶毒的语言来揣测、辱骂一个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人?
甚至有人言之凿凿地说他“装单纯”、“立人设”,嘲讽道“娱乐圈里真傻的人怎么可能混得下去?”
家里人有心借着这次风波,让他更深刻地理解这个行业的复杂性和公众人物需要承担的责任,希望他能从中吸取教训,快速成长。
可惜,少年心性,正值青春叛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