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三不救(2 / 3)

加入书签

好被救!”

药铺的小徒弟赶紧在本子上记:“扁鹊先生的‘三不救’,是底线,不是狠心!”

魏征捋着胡子笑:“好一个‘三不救’!既守了仁心,又立了规矩,难怪扁鹊先生能成传世神医——这格局,一般人比不了!”

魏征对这袁泽说:“这“三不救”条条切中时弊!堂堂正正!

殿下,臣以为这‘三不救’可刊行天下,正医风,明事理!”

袁泽听完也深以为然:“准奏!着礼部会同太医院。

把扁鹊这‘三不救’还有他的医理思想,好好编纂成册,印个几百上千本,发往各地医官署和市集,让老百姓都看看,啥叫真正的行医规矩!”

旁边伺候的太监刚想躬身领旨。

天幕里的博主又补了一刀,声音提得老高:【在当时“信巫不信医”风气还很盛的大乾,简直是扁鹊的名声,可谓是弄了很多巫师的活路!

所以有不少巫师诅咒他,但扁鹊根本不在乎,照样该治病治病,用实力说话,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博主说着,还模仿巫师跳大神的样子,胳膊乱挥,嘴里瞎念叨:【“天灵灵地灵灵,妖魔鬼怪快显形——呸!就这玩意儿,能治病?

扁鹊老爷子直接正面硬刚!

有回一个巫师在市集上造谣,说扁鹊的针是‘妖针’,扎了会被鬼附身。

结果当天就有个壮汉喝了巫师的符水,上吐下泻快没气了,家属哭着找巫师,巫师跑得比兔子还快,最后还是扁鹊用针把人救回来的!”

天幕立马切了个小剧场:穿得花里胡哨的巫师,举着桃木剑在市集上蹦跶,唾沫横飞地喊“扁鹊是妖人”;

旁边扁鹊背着药箱路过,冷冷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这画面一放,天幕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老农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该!这些骗子就该这么治!”

酒楼里的公子哥拍着桌子喊:“扁鹊先生这才叫硬气!不跟巫师瞎逼逼,直接用医术打脸!”

那些平时偷偷跟巫师勾结的地主老财,脸色跟调色盘似的,青一阵白一阵,赶紧偷偷给家里下人使眼色:“快!把家里那巫师画的符都烧了!”

【博主在天幕里叉着腰笑了半天,又话锋一转:“咱扁鹊老爷子不光对外硬气,教徒弟也跟开了挂似的!

别的先生教徒弟,不是让背《黄帝内经》背到天亮,就是让抄药方抄到手指抽筋,扁鹊不!他就喜欢带着徒弟漫山遍野跑,跟逛公园似的!”】

【“扁鹊在昭文帝所设的长安医学院教书,也特别有意思。他不喜欢死记硬背,就喜欢带着徒弟漫山遍野跑,认草药、采标本。

哪个徒弟要是采错了药,他也不骂,就让徒弟自已尝尝错药是啥味道,下次保证记得牢牢的!”】

天幕上立马跳出一群穿粗布衣裳的年轻人,跟着白胡子扁鹊在山里乱窜——有的挎竹篮,有的拿小铲,活像一群撒欢的小麻雀。

有个瘦高个徒弟,蹲在地上拔了棵草,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师父!您看我采的甘草!甜滋滋的!”

扁鹊凑过去一看,乐了,捏着那草晃了晃:“傻小子,这不是甘草,是黄连!你尝尝,保证让你记一辈子!”

那徒弟还不服气,揪了片叶子放嘴里,刚嚼两下,脸就皱成了包子,“哇”地吐出来:“苦!太苦了!比熬了三天的中药汤子还苦!”

其他徒弟笑得直打滚,扁鹊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苦味没?下次再把黄连当甘草,我还让你尝!”

那徒弟赶紧点头,头点得跟拨浪鼓似的:“记住了记住了!再不敢认错了!”

这画面一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