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藉物宣功(2 / 3)

加入书签

得带了点笑意:“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强。”

魏征接口道:“是啊,安州富了,赋税就多了,朝廷就能用这些钱修水利、办教育,这是良性循环。昭文帝陛下这一步棋,走得远。”

魏征接着笑道:“达官贵人追捧,百姓就能赚钱,这商羊和昭文帝陛下,倒是把‘贫富’的关系用活了。”

苏思雨点头:“《管子》里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安州百姓富了,才能更懂规矩,社会才能更安定,昭文帝陛下是深谙此道啊。”

天玄帝看着窗外,感慨道:“朕在位这些年,也想过扶持地方物产,可总有些大臣说‘与民争利’。

泽儿却能打破成见,让百姓堂堂正正赚钱,这份魄力,朕不如他。”

长孙皇后握住他的手:“陛下不必妄自菲薄,您已经做得很好了,而泽儿的做法,不也给了我们启示这条路可行吗?”

【商羊就像不知疲倦的赚钱机器,一年到头没几天在朝中,不是在民间教百姓做买卖赚钱,就是在和各地商人联络感情,拓宽商路,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从各个方面拉动安州的经济。】

“这样的官,给咱来一沓!”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引得哄堂大笑。

安州城郊的佃户老马叹道:“现在的官,要么整天待在衙门里不出来,要么就知道催租子,哪有像商羊这样,手把手教百姓赚钱的?”

他儿子在旁边补鞋,头也不抬地说:“爹,这就是天幕说的‘未来’吧?要是咱现在也有这样的官,咱家那二亩薄田也能改种些值钱的作物了。”

旁边卖菜的大婶接话:“可不是嘛!商大人不端架子,还懂买卖,这才是真把百姓的日子放心里了。”

“这商羊,是个实干家啊!”陈嘉庚赞叹道,“我最佩服这种肯沉到民间的官员,不像有些官,只会在衙门里画圈。”

袁泽点头:“对啊,光有想法不行,还得有行动力。商羊这是把安州当成自已的家来经营,这种责任感,很多官员都该学学。”

诸葛明分析道:“教百姓做买卖是培养生产者,联络商人是打通渠道,双管齐下,经济自然活了。”

魏征哼了一声:“换了别的皇帝,怕是要疑他结党营私了。昭文帝陛下能容他常年不在朝中,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苏思雨轻声道:“这就是君臣相得吧?商羊有能力,昭文帝陛下有气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诸葛婉歪着头问:“那商羊不累吗?一年到头跑东跑西的。”

慕容雪笑着说:“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肯定不觉得累。就像昭文帝,为了国家操劳,也不会觉得苦吧。”

【在商羊的努力下,安州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太好了!”诸葛婉拍手道,“百姓日子红火了,就不会饿肚子了。”

袁泽笑道:“这就是最好的政绩啊!比那些只会建宫殿、修陵墓的皇帝强多了。你看那前朝炀帝,为了自已享乐,修大运河累死多少百姓,这才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陈嘉庚深有感触:“百姓要的其实很简单,有饭吃,有衣穿,有安稳日子过。安州能繁荣,就是因为商羊和昭文帝陛下抓住了这点。”

白起接口道:“民安则国安。”

陈嘉庚接着叹了口气:“‘繁荣’二字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要让百姓日子红火,得解决多少难题?昭文帝能做到,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上了。”

安州的百姓们听到这儿,个个脸上都带着憧憬。周老汉的婆娘已经开始盘算:“日子红火……是不是就不用一家人挤在漏风的土坯房里了?是不是冬天也能穿上厚实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