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告老还乡(2 / 2)
股暗流悄然涌动。
朝会散后,户部侍郎王大人将几位御史拉至偏殿耳房,压低声音道:
"诸位可看到陛下昨日赏给白起的九锡?武将掌兵又受殊礼,若任其坐大......
"
话音未落,监察御史李大人已拍案:
"白起不过行伍出身,如今圣眷过隆,分明是要乱了朝廷纲纪!
"众人交头接耳间,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似在为这场密谋叹息。
这些议论很快传到了昭文帝耳中。然而,这位英明的君主却只是淡淡一笑:
"武安君对大乾忠心耿耿,朕岂会因几句言语便心生猜忌?
"]
在天幕中博主忍不住拍手叫好:[
"看看!这就是千古一帝的胸襟!昭文帝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份魄力,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及?有这样的明君,大乾何愁不兴盛?
"]
天幕外,白起听闻此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一生征战,所求不过是能为国家尽忠,能得君主如此信任,夫复何求。
[尽管昭文帝力排众议,对白起信任有加,但白起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朝中的微妙变化。
他深知,功高震主自古以来就是大忌。于是,在一次朝会结束后,白起主动向昭文帝请辞:
"陛下,臣征战多年,身上伤病累累,如今欧洲已灭,臣恳请陛下恩准,让臣安享余年。
"
昭文帝闻言,心中一痛,连忙道:
"武安君何出此言?大乾还需要你!
"
白起跪在地上,语气诚恳:
"陛下厚恩,臣没齿难忘。但臣已年事渐高,不堪重任。
"
昭文帝闻言,神色一怔,随即紧紧握住白起的手:
"武安君,你镇国大将军的印绶,朕不收回!往后若想上朝议事便来;若想在家休养,朕便让朝臣将奏折送去武安君府。
白起眼眶泛红,跪地叩首:
"陛下厚恩,臣万死难报。]
博主感慨道:[
"家人们,看到了吗?这就是战神的智慧!功成身退,不恋权位,既能保全自已,又能让昭文帝陛下的英明形象更加光辉!
而昭文帝陛下,面对功臣的请辞,那份不舍与挽留,也足见其重情重义!这君臣之间的互动,简直就是一部教科书!
"]
博主的声音带着欣慰与感慨:[
"家人们,虽然战神白起已卸下战甲,但昭文帝陛下从未忘记这位功臣!
自白起归隐,昭文帝每年都会派遣太医院半数医官轮流驻守白府,更将宫廷秘制的续命汤药、疗伤金疮膏源源不断送往白府以及其他为大乾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这等恩遇,堪称千古帝王对待功臣的典范!
"]
天幕中,[白起正坐在庭院中晒太阳,暖融融的日光洒在他身上,几位太医手持脉枕、药箱躬身而立。
为首的太医小心翼翼搭住白起手腕,仔细诊脉,其余太医则在一旁屏气凝神,待诊脉完毕,又凑在一起轻声研讨,斟酌着调整药方,力求让药材更贴合白起的身体状况,调理他多年征战留下的旧伤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