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君臣相逢(1 / 2)
[遇的。
诸葛明虽然平日里过着隐居生活,住在简陋的草庐之中,但他的内心却始终牵挂着天下的局势。
他常常与周围那些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士交流,共同探讨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
有一天,诸葛明偶然间听到了一个消息:秦王袁泽正在附近招募贤才。这个消息让他心中一动,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可以一展自已抱负的机会。
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去一探究竟,看看这位秦王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般求贤若渴。
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秦王袁泽的招募点围满了人。袁泽站在高台之上,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向众人讲述着自已的抱负:“当今圣上驾崩,匈奴犯边,大乾百姓苦不堪言。本王欲招募天下贤才,共抗匈奴,恢复大乾往日荣光!”
诸葛明奋力地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着,他的目光始终落在不远处的袁泽身上。只见袁泽身形挺拔,气质高雅,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度。
更让诸葛明赞赏的是,袁泽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天下苍生的关怀。那是一种心怀天下的胸怀,一种想要改变世界的决心。
诸葛明不禁在心中暗暗点头,他心想:“此人气度不凡,心怀天下,或许真的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就在众人沉浸于招贤氛围时,异变陡生。几个匈奴探子如恶狼般混入集市,他们身着普通百姓服饰,可眼神里藏着的狠戾与杀意,却难以掩饰。手中利刃在人群中闪烁着冰冷的光,目标直指向袁泽。
刹那间,惊呼声、逃窜声交织在一起,众人惊慌失措,像没头苍蝇般四处乱窜。孩童的啼哭、货摊被撞翻的声响,让集市乱成一锅粥。
诸葛明身处这混乱之中,却异常镇定。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四周,不放过任何细节,当看到旁边堆满杂物的货摊时,脑中灵光一闪。他大声呼喊,声音穿透喧闹:“诸位莫慌!有胆气的随我一起!”
几个胆大的百姓本就又惊又怒,被这一喊,也鼓起勇气,跟着诸葛明合力将货摊推倒。堆积的杂物如一道屏障,生生挡住了匈奴探子的去路 。
袁泽反应极快,见此机会,立刻带领护卫反击。护卫们训练有素,与匈奴探子展开搏斗。刀剑相交,寒光迸射,不过片刻工夫,便将探子制服。
混乱平息后,袁泽心系那位指挥百姓的能人,四处寻觅。终于,在人群中看到了诸葛明。他快步上前,抱拳行礼,态度诚恳:“多谢先生相助,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诸葛明回礼,神色淡然:“在下诸葛明,不过是略尽绵力。” 话语虽轻,却透着沉稳与自信。
袁泽心中大喜,刚才诸葛明冷静应对、指挥若定的模样,让他看出此人不凡。当下忙邀请:“先生大才,可否到府上一叙,共论天下事?” 诸葛明见袁泽目光真诚,态度恳切,便欣然答应。
二人来到王府,宾主落座。王府内陈设典雅,透着一股威严与大气。袁泽命人上茶,茶香袅袅中,话题渐开。从天下局势的波谲云诡,谈到治国方略的细微末节,诸葛明引经据典,见解独到,袁泽听得入神,不时抚掌赞叹;袁泽的抱负与胸襟,也让诸葛明暗自点头。
谈及抗匈之策,诸葛明侃侃而谈:“匈奴善骑射,机动性强,但我大乾亦有山川之险、人力之众。可在边疆屯田养兵,加固城防,再以奇兵扰其后方……” 袁泽对诸葛明的才学和见识钦佩不已,越发觉得眼前之人,正是可辅佐自已成就大业的贤才。
诸葛明也在交谈中,感受到袁泽的雄才大略与求贤若渴的真心,心中已然有了出山之意。这一番相谈,像是命运的丝线,将两人紧紧缠绕,为往后共赴大业、重振山河埋下了伏笔 。]
[“哇!这相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