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盐铁官营(1 / 2)

加入书签

天幕继续放出一段画面。[画面中,青铜灯盏浮着青烟,昭文帝指尖叩击着案上竹简,竹简末端列着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关陇盐价三月暴涨三成,私铸铁犁售价抵农户半年粮」。

殿外寒风卷着落叶扑在雕花窗棂上,殿内却静得能听见丞相诸葛明袍角扫过地砖的声响。

昭文帝将竹简推至案中,目光扫过列座大臣:

"陇西郡守快马递折,说边军腌菜缺盐,商贾趁机把盐价炒到百钱一斤;河内郡报,私铁商把犁头铸成金贵模样,耕农买不起铁器,今冬麦田怕是要荒了。你们说说,这盐铁之患,何时是个头?

"

御史大夫魏正出列,袍袖带起风响:

"陛下!商贾操持盐铁,与地方豪强勾连,如今已到尾大不掉的地步!前日元朔县查获一盐枭,地窖里藏的私盐够万人吃三年,他背后站着的,正是齐地田氏!

"

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武安君白起握拳砸在剑柄上,铁甲发出轻响

昭文帝指节敲了敲案上地图,渭水流域的盐井图标红如血:

"朕刚登基时,以为货币一统便能安邦,却忘了盐铁才是民生根本。现在看来,放任商贾囤货居奇,比匈奴的马刀更能杀人。

"

殿门突然被推开,一身布衣的商羊身影逆着光闯入,腰间革带还沾着未擦净的墨痕

商羊单膝跪地,声音带着炭火般的灼:

"陛下!臣有策!盐铁乃国之重器,若收归官营,设盐官、铁官统管产销,既能平抑物价,又能充盈国库!

"

昭文帝猛地起身,衣摆扫落案上笔砚:

"如何管?

"

商羊抬头,眼中映着灯焰:

"命户部设立盐铁衙门,在产盐地设盐官煮盐,产铁地设铁官冶铸,所有盐铁由官府定价、统一运输。私贩者,黥面充军!如此一来,盐价可压至私商六成,铁具普及耕农,边军粮草亦有保障!

"

殿内死寂片刻,昭文帝突然抓起案上朱笔,蘸墨在竹简空白处疾书,朱砂透过竹片渗成暗红,昭文帝将诏书掷于丹墀,竹简在青砖上滚出脆响:

"准奏!着商羊即刻拟《盐铁官营令》,三日后昭告天下!从今日起,大乾的盐罐子、铁炉子,朕要亲手握着!

"

紧接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变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无数的盐场和铁矿被查封,它们原本的招牌被无情地摘下,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官营”匾额。这些地方曾经是私人经营的产业,如今却被国家收归公有。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势力纷纷跳出来,试图阻止盐铁官营政策的实行。他们动用自已的势力,采取各种手段,有的暗中破坏,有的公然抵制。然而,面对这些阻力,昭文帝毫不退缩,坚决地推行着他的政策。

更有甚者,一些势力竟然起来反抗。他们组织起来,与官府对抗,试图维护自已的利益。但是,昭文帝的决心和手段都非常强硬,他迅速调集军队,将这些反抗势力一一镇压下去。

这场变革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盐铁官营政策正式得以实施,百姓们终于可以用正常的价格购买到盐和铁。这不仅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让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诸位,你们都瞧清楚了吧?这盐铁官营之举,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国企改革”啊!要知道,在此之前,盐铁这两项关键产业可是完全掌握在那些私人手中呢。那些富商大贾们,通过垄断盐铁贸易,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乾的国库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