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省六部制(2 / 2)
!可设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如此一来,三省相互制衡,既可避免权力集中,又能提高办事效率。”
“好!”昭文帝袁泽一拍桌子,“尚书省之下,再设六部,分管各类政务。吏部分管官吏任免考核,户部分管户籍赋税,礼部分管礼仪祭祀,兵部分管军事,刑部分管司法刑狱,工部分管工程建设。”
后数月,未央宫的御书房常常彻夜灯火通明。他们和一些心腹大臣不断商讨、修改,将三省六部制的细节一一完善。最终,昭文帝决定,中书省最高长官仍称丞相,便任命诸葛明为中书省丞相,统筹中书省事务,执掌诏令起草之权,以更好地推行新政。
然而,当改制的消息在朝堂传开,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朝会上,白发苍苍的太尉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却语气强硬:“陛下!三公九卿制乃祖宗定下的规矩,历经数朝,从未更改。如今贸然变革,岂不是违背祖训?再者,设三省六部,又将三公置于何地?”
御史大夫也随声附和:“陛下,诸葛明身兼中书省丞相之职,权力过大,恐生祸端!这改制分明是乱政之举!”其他守旧派大臣纷纷跪倒在地,请求昭文帝收回成命。
昭文帝面色阴沉,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够了!看看你们,满口祖宗成法,却对如今朝廷的乱象视而不见!三公九卿制之下,丞相独揽大权,贪污腐败横行,边疆将士因政令延误白白送命,百姓因赋税混乱苦不堪言!”
他怒目扫视群臣,“朕若再守着这陈旧制度,才是真正的昏君!诸葛爱卿德才兼备,朕任命他为中书省丞相,统筹改制,正是为了大乾的江山社稷!今日,这改制之事,朕意已决,谁若再敢阻拦,休怪朕无情!”
诸葛明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大人,改制虽难,但为了大乾的长治久安,不得不为。三省六部相互制衡,中书省丞相之权亦受门下、尚书两省制约,何来专权之说?还请诸位以大局为重!”
尽管反对声依旧不断,但昭文帝力排众议,坚决推行三省六部制。在他和诸葛明的努力下,新制度逐步在朝廷中实施,曾经积弊丛生的政务运转渐渐变得顺畅高效,大乾王朝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