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粮仓(2 / 2)
县的干部们,见识到了什么叫“顶级团队”。
李国强激动地握住周阳的手,声音都在发颤。
李国强哽咽道:“周秘书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我代表清河县,谢谢您!”
周阳的“高附加值农业”构想,在清河县,获得了一致通过。
但想要把这个宏伟的蓝图变成现实,还需要一个关键部门的支持——省农业厅。
无论是品种审定、有机认证,还是专项补贴,都绕不开他们。
一周后,周阳带着一份详尽的《关于在清河县试点高附加值品牌农业的方案》,敲开了省农业厅厅长办公室的门。
听完周阳的陈述,农业厅的几位领导和老专家,却陷入了沉默。
一位头发花白、在省内农业领域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率先提出了质疑。
老专家皱眉道:“周主任,你的想法很大胆,很有创意,我承认。”
“但是,风险也太大了。”
“把我们清河县这个‘粮仓’,全部改去种那种高标准的有机香米,万一市场不认,销路打不开,那我们全县农民的口粮和收入怎么办?这个责任谁来负?”
另一位处长也附和道。
处长担忧道:“是啊,你说的那些精深加工、品牌营销,都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我们农业厅的经费,一直很紧张,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支持你们搞这个‘实验’。”
他们的担忧,代表了体制内一种普遍的求稳心态。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周阳的方案,在他们看来,太激进了,像一场豪赌。
面对质疑,周阳没有丝毫慌乱。
他从容地打开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张博团队连夜赶出来的市场分析报告。
周阳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有理有据地反驳。
周阳坚定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的担忧我理解。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故步自封。”
“请看这份报告,去年,我国高端大米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0%!一线城市超过六成的家庭,表示愿意为‘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支付2-3倍的溢价!”
“市场,是存在的!需求,是旺盛的!我们不是在赌博,而是在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他又切换了一页PPT,上面是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强国的案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