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市长困局:钱与人?周阳以大势破小局!(1 / 2)

加入书签

市长王富贵,这位务实的“管家”,听着众人的议论,脸色愈发凝重。

他将所有人的担忧,汇总成了一个更直接的问题。

王富贵看着周阳,语气诚恳却也充满了无奈。

王富贵直接地说道:“周主任,您说的这些项目,我们听着都热血沸腾。”

“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桃源市现在面临两个最大的瓶颈。”

“第一,是钱。我们没钱。”

“第二,是人。我们没人。”

“没有启动资金,没有专业人才,您这幅蓝图画得再美,我们也怕它……落不了地啊。”

王富贵的话,让整个会议室彻底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周阳的身上。

这是最尖锐,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高启和张博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神情有些紧张。

他们知道,这是“点亮西部”计划,遇到的第一场真正的考验。

如果今天不能说服桃源市的决策层,那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然而,面对这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周阳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或不悦。

他甚至还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从容和理解。

周阳温和地说道:“各位领导的顾虑,王市长总结的这两个瓶颈,我都听明白了。”

“而且我非常认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这句开场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大家本以为,这位年轻的省委副秘书长,会用身份和级别来压人,或者讲一堆高屋建瓴的大道理。

没想到,他一上来,就完全站到了大家的立场上。

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悄然松动了一丝。

周阳没有急着反驳,而是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

周阳平静地问道:“在回答钱和人的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思考另一个问题。”

“我们江岚省,为什么要搞‘点亮西部’计划?”

“是我们省里钱多得没地方花,非要来啃这块硬骨头吗?”

他环视全场,目光清澈而有力。

周阳自问自答地说道:“当然不是。”

“因为,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国家层面,正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策!”

“省里层面,我们东部沿海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巨大。而我们广袤的西部,就是我们江岚省未来最大的潜力所在,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

“再回到我们桃源市。”

周阳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

周阳有力地说道:“各位,你们以为的劣势,恰恰是你们在新时代最大的优势!”

“交通不便,所以你们的生态才没有被破坏,保留得最完整!”

“工业为零,所以你们的空气和水,才是全省最干净的!”

“这些,在过去,可能是贫穷的代名词。但在今天,在未来,它们是健康,是品质,是稀缺资源!是东部那些大城市里,人们愿意花大价钱来买的奢侈品!”

“所以,‘桃源模式’,不是我周阳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顺应了国家战略、省情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大势!”

“我们不是在冒险,我们是在抢占一个全新的赛道!”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将在场所有干部的格局,瞬间从“我们桃,源市怎么办”,拉高到了“我们在国家和全省的大棋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之前那些关于“风险大”、“不切实际”的担忧,在这种宏大的叙事面前,显得有些格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