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 章 两族震动,利弊权衡(1 / 3)
当蓝漪带着随行弟子踏入蓝凰族栖息的“碧波岛”,将悟道冰林的所见所闻。
连同弟子们补充的细节。
从雕像的三色光晕、雪凰子弟的修炼状态,到自身感知到的水系道韵启迪,一一呈现在族中高层长老会面前时?
整个议事殿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无独有偶,孔璇回到孔雀族的“翠羽城”后,也第一时间召集核心长老,将雕像的神效、雪凰族的变化,以及自己多番问询的结果全盘托出。
这两场分别在海滨与山林间召开的议事,所引发的震动,竟比当初雪凰族初得雕像时还要剧烈几分。
毕竟雪凰族是“亲历者”,而蓝凰与孔雀两族是“旁观者”,当传闻中的神效被证实。
那种从“怀疑”到“确信”的冲击,更能撼动族群根基层面的判断。
先看蓝凰族。
碧波岛四面环海,常年被温润的海风与水汽包裹,族中子弟性情也如海水般温和内敛,长老会议事向来以“族群整体发展”与“内部和谐”为核心准则。
当蓝漪拿出随行弟子记录的雪凰子弟神魂波动图谱,又详细描述了雕像如何温和纯化血脉、无任何侵蚀痕迹时,议事殿内先是一阵死寂,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声。
有长老担忧“神道”形式的隐患,提出“陌生妖师的道韵是否会潜移默化影响族人道心”;
也有长老着眼于实际利益,反驳道“雪凰族已先行试点,数月来无一人出现异常,反而子弟潜力大增,这便是最有力的保障”。
经过整整三个时辰的激烈辩论,长老会的意见渐渐趋于统一。
倾向于接受这份机缘。
“我族以水为根,布雨神通与水元操控是立族之本,可后辈中总有子弟卡在‘水与灵’的交融关口,迟迟无法突破。”
大长老抚着雪白的胡须,语气郑重,
“那妖师雕像能启迪智慧、纯化血脉,恰好能补上这一短板,对提升全族后辈潜力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他的话得到了多数长老的认同,至于此前顾虑的“神道形式”,在“全族受益”的巨大利益面前,再加上雪凰族这个“先行者”的示范,早已被压到了最低。
最终,蓝凰族长老会达成决议:
由蓝漪再次牵头,携带族中信物前往霜晶城,与雪凰族及龟太郎进一步接触,详细探讨引入雕像的具体事宜,包括道韵适配、场地选址等关键问题。
相较于蓝凰族的“相对共识”,孔雀族的长老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