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猎熊归来,家暖情长(2 / 3)
轻声念叨,一边从墙角的瓦缸里舀出玉米面。
玉米面细腻的粉末在晨光的照射下若隐若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王翠兰的双手仿佛有魔法一般,将玉米面与水巧妙地融合,开始揉起面团。
面团在她掌心翻滚,每一次按压都带着母亲对家人深深的关爱。
很快,一个个厚薄均匀的玉米饼在她手中诞生。
随着“滋滋”的声音,玉米饼下锅了,饼面渐渐泛起金黄的焦斑,诱人的香气迅速在整个厨房里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在灶台的另一旁,几个红薯正架在炭火上。
红薯外皮被烤得黝黑,时不时发出“噗噗”的轻响,一缕缕裹挟着焦香的热气袅袅升腾。
“好香啊!”
林晓峰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走进厨房。
他深吸一口气,陶醉地说:
“妈,这玉米饼和烤红薯的香味,比啥都好闻!每次闻到这味儿,就知道新的一天又充满干劲儿。”
此时,父亲林建国默默坐在一旁,有条不紊地摆放着碗筷。
他抬头看了眼林晓峰,虽然没有言语,但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王翠兰笑着用围裙擦了擦手,将刚出锅的玉米饼递到林晓峰面前,叮嘱道:
“多吃点,山里不比家里,别饿着自己。打猎的时候千万小心,早点回来。”
林晓峰接过玉米饼,轻轻咬上一口,外酥里嫩,玉米的香甜在舌尖上蔓延开来。
他心里想着:“有妈的早饭,再累都值得。”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静静享受着早餐,偶尔交谈几句。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为这温馨的画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饭后,林晓峰揣上几个烤红薯,和家人一一告别。
“爸,妈,我走了。”
他大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朝气。
“路上小心!”
王翠兰站在门口,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眼中满是不舍。
林晓峰沿着屯子里蜿蜒曲折的土路出发了,此时的屯子愈发热闹起来。
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与柴火味、饭菜香相互交融,弥漫在整个屯子的上空。
路上,几个早起的村民扛着农具,相互打着招呼,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林晓峰沿着熟悉的小路踱步前行,忽然,一阵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他闻声抬头望去,只见屯子里的小河边,伫立着一位身姿婀娜的姑娘。
那姑娘正是18岁的知青林瑶,她身着一件洗得微微泛白的蓝布衫,领口和袖口处的补丁不仅无损她的气质,反而更添几分质朴。
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垂在胸前,辫梢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轻轻摇曳。
她手里端着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盆,盆里装着衣物,还有一块裂了缝的肥皂。
林晓峰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
在这屯子里,大家平日里都被繁重的农活缠身,饱受风吹日晒。
一个个灰头土脸,说话也是大嗓门,带着浓浓的乡土气。
而林瑶宛如一朵盛开在荒野之中的鲜花,清新脱俗,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他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涟漪:“她怎么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和屯子里的一切都那么不一样。”
“林晓峰!”
林瑶一抬头,瞧见站在不远处的他,脸上瞬间绽放出甜美的笑容。
她热情地打招呼道,声音清脆响亮:“你这是又要去山里打猎呀?”
“是啊,碰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