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以卵击石(1 / 2)
江陵宫城的议事大殿内,檀香袅袅缠绕着梁柱,青铜灯盏里的烛火被穿堂风拂得微微晃动,将刘备与诸葛亮的身影投在斑驳的青砖上,忽明忽暗。
刘备身着赭黄龙纹常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摊开的荆州地形图,眉头拧成一道深痕——罗彦率领的五十万北地精锐压境,如乌云盖顶般罩在荆汉心头,连日来的军情会商,始终没寻到破局的关键。
“丞相,”
刘备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目光从地图上的宜城标记移开,看向身侧羽扇轻摇的诸葛亮,“罗彦大军已至宜城外围,封儿虽勇,可手下兵士只有五千,虽然有汝制造的连弩,若新军派来援军,怕是……”
诸葛亮指尖停在地图上的汉江流域,羽扇缓缓落下,沉声道:“陛下放心,刘封将军虽年轻,却也知晓宜城乃江陵门户,定会拼死坚守。
只是新军势大,咱们不能只盼着守城,还需寻一计,断其臂膀,方能扭转颓势。”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军士略带慌张的通报:“陛下!
东吴天子孙坚陛下,携周瑜、都督周瑜,已至宫门外求见!”
刘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喜色——东吴与荆汉虽已结盟抗新,可孙坚亲自到访,必是有要事相商。
他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朗声道:“快!
大开中门,朕亲自去迎!”
不多时,大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孙坚身着玄黑镶金边的王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身后跟着身姿挺拔的周瑜与孙策。
周瑜一身银甲,腰间佩剑寒光凛冽,眉宇间透着决胜千里的英气;孙策则身披兽面吞头铠,手握长枪,周身散着悍勇的武将之气。
“文台兄!”
刘备快步上前,双手握住孙坚的手腕,语气热络,“今日怎会突然驾临江陵?可是有破敌良策要与朕一同商议?”
孙坚亦紧握刘备的手,沉声道:“玄德兄,此时非寒暄之时,确实有要事相商。”
众人分主宾落座,宫女奉上热茶,氤氲的水汽稍稍缓和了大殿内凝重的气氛。
刘备端起茶盏,却未饮,只是看着孙坚,开门见山:“文台兄今日前来,可是为罗彦大军之事?”
孙坚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随即看向身旁的周瑜,微微点头。
周瑜会意,当即起身,整理了一下甲胄,对着刘备拱手行礼,声音清晰而有力道:“启禀荆汉陛下,如今东吴与荆汉联手抗新,可说实话,咱们两国的兵力加起来,也远不及大新帝国。
罗彦此番南下,带的是五十万北方精锐,个个身经百战,战力是咱们的数倍之多——若是与他们正面硬拼,咱们胜算渺茫,怕是要损兵折将,甚至丢了荆州和江东根基之地。”
刘备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他身旁的蒋琬忍不住开口道:“周都督所言极是!
昨日收到宜城急报,新军前锋已开始袭扰城池,刘封虽数次击退敌军,可手下兵士伤亡已近三成,再这么耗下去,宜城怕是撑不了多久。”
诸葛亮指尖轻轻敲击着羽扇,目光落在周瑜身上,语气平静:“周都督既然点出此困局,想必已有破敌之策,不妨直言。”
周瑜见众人都认可自己的判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说道:“若要战胜大新,咱们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去碰他们的长处——新军陆战勇猛,可水军却是其短板。
咱们东吴水军天下无敌,荆汉也有水军驻守汉江,若能挥水战优势,避开陆战,必能扭转战局。”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身体微微前倾:“周都督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只要能破罗彦大军,荆汉必全力配合!”
“吾有一计,可迫使大新退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