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o章 渔阳烽火(2 / 2)

加入书签

上了前往右北平的道路。

建安十二年深秋,右北平土垠城的城墙上,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抖。

袁尚紧握着南皮城破的战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审配战死的消息如重锤般砸在心头。

冀州广袤的土地尽数沦陷,曾经的富饶之地如今已插上敌军旗帜。

更让他脊背凉的是,赵云的大军正气势汹汹朝右北平杀来,而蓟城失守的消息也接踵而至,张辽率领的骑兵同样来势汹汹。

"

传令下去!

全军即刻撤离右北平,退往辽东!

"

袁尚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声音中满是惊慌与不甘。

他的脸庞因恐惧而扭曲,眼中满是绝望。

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慌乱地收拾行囊,百姓们也拖家带口跟着军队撤离,哭喊声、马蹄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土垠城仿佛陷入了末日。

数日后,赵云和张辽率领大军抵达土垠。

望着空荡荡的城池,赵云微微皱眉:"

袁尚倒是机敏,竟弃城而逃。

"

张辽抚摸着胡须,沉声道:"

不能让他逃远了。

此贼一日不除,北方便一日不得安宁。

"

两人商议后,决定由赵云率大军驻扎右北平,稳定局势,而张辽则率领三万新北集团骑兵追击袁尚。

张辽的骑兵一路疾驰,风卷残云般追到河西郡,却现袁尚早已逃之夭夭。

张辽站在河西郡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眼中满是遗憾与不甘。

他立刻派人将消息传回右北平给赵云,同时加急送往洛阳,请示是否继续追击,前往辽东。

…………

洛阳,御书房内,罗彦手中拿着张辽和赵云的来信,眉头紧锁。

袁尚逃往辽东,是趁机一举歼灭,还是暂且搁置?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他立刻命人请来贾诩和郭嘉商议。

贾诩手扶胡须,神情从容:"

陛下,如今曹操正全力攻打青州,正是咱们平定辽东的大好时机。

袁尚势力已是强弩之末,若能趁此机会将其歼灭,辽东便可纳入咱们的版图。

而且,若放任袁尚在辽东展,日后必成大患。

"

他的话语坚定有力,眼神中满是自信与决断。

郭嘉却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忧虑:"

文和兄所言虽有道理,但辽东局势远比咱们想象的复杂。

那里不仅有袁尚的残余势力,还有乌桓和高句丽等外族。

这些势力相互勾结,盘根错节。

咱们若贸然进军,必然会遭到他们的联合抵抗。

即便侥幸拿下辽东,也需要派遣大将和重兵驻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倒不如暂且不管,让袁尚与乌桓、高句丽相互争斗。

他们彼此攻杀,相互制衡,对咱们的威胁反而更小。

"

郭嘉的声音沉稳而冷静,每一句话都透着深思熟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