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阳谋(2 / 4)
早已冰凉的紫砂茶杯。山君的紫瞳中带着一抹洞悉一切的玩味,似笑非笑地轻声道:“读书人的嘴,当真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利器。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一场精心布置的必杀之局,硬生生被你说成了一场玉石俱焚的豪赌,连这等活了不知多少万年的老魔头,都被你唬得一愣一愣的。”
荀信闻言,脸上浮现一抹笑意,但嘴上却说道:“山君何出此言?晚辈所言句句属实,并无半分虚假。若那古魔当真在小镇中肆意妄为,晚辈的儒道之心,必将因此蒙尘,甚至当场崩碎……”
“是么?”
柳相终于抬起眼帘,那双慵懒的紫瞳落在荀信身上,“我方才闲来无事,也观摩了一下你那神通。确实如你所说,你若身死,白骨道主必受天地人道唾弃,永生永世再也无法窥见一丝一毫的人间烟火。”
山君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唇角勾起一抹妖异而又了然的弧度:“但你没说的是,他若违约,你的儒道之心确实会受损,但却能在那一瞬间,借由这道契约,引动整座天下的人道大势。”
“届时,你便是人道意志的执剑人,那缕契约之力将化为无上锋锐的诛魔之剑,直接将那尊古魔的残魂彻底抹杀于此方天地。这等手段,可不是什么同归于尽的悲壮,而是……阳谋。”
就在方才,柳相已用如意神通将那“道德之契”的来龙去脉、因果流转推演了千百遍,瞬间便洞悉了其中真正的关窍。
荀信并非以自身为赌注,而是以自身为引,以儒家之“理”为桥梁,撬动了此方天地最根本、最庞大的规则之一——人道。这位青衫文士,将自己与山下那万家灯火、芸芸众生、乃至整个人间的气运洪流都绑定在了一起,化作了一座审判台。
白骨道主一旦违约,便等同于公然向整个人间宣战。
届时,荀信以道心受损的代价代人间行罚,荡除邪魔,获得难以想象的莫大功德。道心受损,有此等功德滋养,数年便可恢复如初,甚至更进一步。
这才是儒家真正的手段,不是阴诡的欺瞒,而是将“道理”与“后果”堂堂正正地摆在明面上,让你自己选择走哪条路。
被柳相一语道破天机,荀信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恢复了坦然的笑容:“山君慧眼如炬,晚辈这点伎俩,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青衫文士顿了顿,理了理衣袖,一脸正色地补充道:“此非欺瞒,实乃……计谋,计谋而已。”
柳相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拿起茶壶,发现早已空了,便随手一扔。
“罢了,茶水也凉了,戏也看完了。你们读书人的事,弯弯绕绕,没劲。”
柳相伸了个懒腰,身形便在原地缓缓淡去,“本君回去补觉了,那老骨头若是在山下惹了事,记得手脚麻利点,别吵到本君睡觉。”
话音未落,柳相的身影已消失无踪。
亭中只剩下荀信一人,望着山下璀璨的灯火,文士脸上那份谦和的笑容慢慢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深邃。
读书人的事,计谋和欺瞒,又有什么分别呢?能诛魔卫道,便是好计。
……
与此同时,天王山地脉小镇之中。
一缕凡人肉眼不可见的灰烟,悄然无声地飘入镇子西头。
这屠宰行聚集的地方,即便已是深夜,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与牲畜的膻味。
张屠夫正在院子里磨着他的那把剔骨刀,一下,又一下,霍霍的磨刀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昏黄的油灯下,张屠夫满是横肉的脸上,映着刀锋的寒光。
心中惦记的,是隔壁王寡妇。
王寡妇年轻守寡,守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杂货铺,日子过得还算殷实。张屠夫惦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