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回忆玄武门之变(2 / 3)

加入书签

有的晨雾,李世民便率领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一众亲信,身着甲胄,神色冷峻,悄然向玄武门进发。

玄武门,这座皇宫禁军的屯驻地,扼守着出入皇宫的咽喉要道,谁能掌控此地,谁便握住了这场权力博弈的关键筹码。

李世民深知此战凶险异常,却也明白,这是他改写命运的唯一契机,因而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

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这日也如往常一样,准备入朝面圣。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在侍卫的簇拥下,缓缓向着玄武门行来。

行至近前,李建成忽然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样的肃杀之气,久经沙场的他,心中猛地一紧,与李元吉对视一眼,二人瞬间心领神会,当即决定调转马头,返回东宫,再图良策。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就

在他们拨转马头的瞬间,李世民如鬼魅般现身,他身着一袭黑色战袍,在晨雾尚未散尽的微光中,显得格外冷峻。他高声呼喊二人的名字,声音如同洪钟,在空旷的宫道上回荡。

李元吉心中大乱,心虚之下,匆忙张弓搭箭,向着李世民射去。

可慌乱之中,他连射三箭,皆因手抖而偏离目标,羽箭擦着李世民的衣角飞过,钉入一旁的宫墙之中。

李世民却沉稳如山,他目光如炬,在李元吉射箭的间隙,已然搭箭上弦,瞄准李建成。

随着“嗖”的一声弓弦响,利箭如闪电般飞出,精准无误地射中李建成的咽喉。

李建成瞪大了双眼,似乎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双手捂住脖颈,鲜血从指缝间汩汩涌出,摇晃几下后,轰然倒地。

此时,尉迟敬德率领着七十余骑精锐,如疾风般赶来支援。

李元吉见大势已去,撇下李建成的尸体,拼命朝着武德殿方向逃窜。

尉迟敬德哪肯放过,他纵马疾驰,在追逐中,一箭射出,正中李元吉后背。

李元吉惨叫一声,扑倒在地,气绝身亡。

但战斗并未就此结束。

东宫和齐王府的卫士得知主人遇袭,顿时群情激愤,他们迅速集结,手持利刃,如潮水般猛攻玄武门。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李世民的人马虽精锐,但毕竟人数相对较少,在这猛烈的攻势下,渐渐有些不支。

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展现出非凡的勇猛与智慧。

他纵马来到阵前,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高高举起,大声呼喊:

“太子、齐王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东宫、齐王府的卫士们看到主人首级,顿时军心大乱,士气如坠冰窟。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的斗志瞬间消散,纷纷放下武器,四散而去。

与此同时,李世民早有安排,派亲信迅速控制住李渊。

彼时,李渊正在皇宫内的海池悠然泛舟,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突然,尉迟敬德身披血迹斑斑的铠甲、手持长矛,大步流星地来到李渊面前。

李渊见状,大惊失色,险些从船上跌落。

尉迟敬德恭敬却又不容置疑地向他禀报了玄武门之事,李渊望着眼前这血腥的一幕,心中明白大势已去,自己已无力回天。

在短暂的惊愕与挣扎后,他只得认可李世民的行动,并在随后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将军国大事全权交予他处理。

玄武门之变,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交锋,以李世民的胜利告终。

它彻底改变了唐朝的权力格局,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正式即位,是为唐太宗。

自此,大唐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华章,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传颂不衰。

李孟姜不禁深深地感慨起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