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四色归一(2 / 3)
的光芒在混乱中摇曳不定,投下扭曲的影子,似无数战魂在低语。
董文翊冷哼,符印勉强凝聚出一道微弱的光幕,护住队伍,低声道:“血窟要崩塌了!抓紧时间,撤离!”光幕在巨石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他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似在与血窟的崩塌抗争。
乌兰紧握五彩宝石,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能量在她体内涌动,似要撕裂她的血脉。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身体微微颤抖,战甲上的狼形符文隐约发光,低语:“这力量……太强了,我快控制不住了。”
林瑶迅速扶住她,语气急切:“坚持住,乌兰!我们得先逃出去,宝石的力量需要时间适应!”
林瑶的目光落在五彩宝石的光芒中,低声道:“《元史·艺文志》中的元曲《轮回叹》由元代萨满诗人马祖常撰写,诗云:‘生死轮回,天命不灭,血脉相传,霸业重生。’这首曲子诞生于元朝中后期,萨满用它在血祭仪式中祈求狼神的庇护,寄托对帝国永续的渴望。”
她顿了顿,语气沉重:“蒙古人相信,灵魂在轮回中永存,血脉是天命的延续。宝石的合一,正是《轮回叹》中‘血脉相传’的象征,乌兰作为‘归人’,承载着这份力量,但这力量的代价……可能是她的生命,甚至是灵魂的湮灭。”
她翻开笔记本,指着一段残卷记载:“元代萨满认为,‘归人’是天命的桥梁,必须以血脉为代价,完成轮回的闭环。《轮回叹》的末句‘霸业重生’,既是希望,也是诅咒。”
乌兰紧握宝石,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低语:“草原的传说中,狼神从不眷顾弱者。如果这是我的宿命,我愿意承担。”她的声音中透着草原女子的决绝,似在与天命抗争,但她的手微微颤抖,似在压抑体内的异样感。
她的目光扫向地面的血色晶屑,脑海中浮现出草原上的狼群,似在回应她的决心。董文翊冷哼,符印在手中微微发烫,目光冷峻:“天命是轮回的诅咒,我们得打破它,而不是沉溺其中。”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但现在,先逃出去,再想办法控制这股力量。”他的目光扫向血窟的出口,眼中闪过一丝警觉,裂缝中的低鸣声愈发刺耳,似在预示更大的危机。
林瑶低声补充:“《轮回叹》在元代血祭仪式中常伴以鼓声与狼嚎,象征天命的轮回与血脉的传承。马祖常在曲中写道:‘长河血染,魂归星辰,轮回不尽,天命永存。’这与和林格尔壁画中的血色征战意象如出一辙,壁画中的狼神注视着归人,似在等待血脉的觉醒。”
她的声音中透着对历史的敬畏,目光落在宝石的星图符文上,低语:“乌兰,你体内的力量,或许正是《轮回叹》中的‘魂归星辰’。”
五彩宝石的光芒中,一道身影缓缓浮现——“大都血影”,身披血色纱衣,舞姿曼妙而悲壮。
她的面容模糊,眼中映出轮回的幻象,似成吉思汗的铁骑席卷草原、元代萨满的血祭仪式、和林格尔壁画中的血色征战交织。
她低语道:“新生……轮回……天命归一……”她的声音如《轮回叹》的悲怆旋律,带着对天命的敬畏与叹息。
纱衣飘动间,血雾在她周围凝聚,映出血窟中的历史幻象——蒙古铁骑的马蹄声震天、萨满的祷词低吟、战死者的低语如潮,宛如历史的回响在暗层中重现。
林瑶注视着大都血影,低声道:“她与血魂戏姬不同,血魂戏姬是试炼的使者,而大都血影是天命的见证者……她在预示乌兰的觉醒,也在提醒我们轮回的代价。”
血影的舞姿渐弱,纱衣如火焰般燃烧,化作一团血雾消散,留下低语:“血脉新生,天命不灭……”血雾融入五彩宝石,宝石的光芒越发刺眼,似在回应乌兰的血脉。
乌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