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扎根云州(1 / 2)
云州都督府议事大堂内,前任都督沈达遗留的气息,已被一种冷硬、务实的新风彻底驱散。
紫檀木大案后,新任云州都督皇甫瑞端坐如山。
他身着玄黑常服,摒弃了沈达时代的浮华,唯有指间一枚墨玉扳指流转着幽光,彰显不凡。
案头不再是诗酒唱和的文卷,而是堆积如山的户籍、田亩鱼鳞册、矿脉图志,以及一份份墨迹未干的官吏任免名录。
朱红的笔迹在上面划动,每一次落笔,都意味着一个旧有位置的更迭,一个心腹的名字被嵌入云州权力网络的节点。
一名披着“玄甲”的亲军校尉大步踏入,甲叶铿锵,单膝触地:“禀都督!余大将军所部已悉数拔营,押解沈达及一应旧燕将佐,启程返京。云州境内,再无朝廷直辖主力!”
“嗯。”皇甫瑞眼皮未抬,只从鼻腔应了一声,专注仍在手中的名录上。
余乐的离开,带走了朝廷的直接威慑,也清空了沈达留下的碍眼“遗产”,这正是他皇甫瑞彻底掌控局面的最佳时机。
他要的不是虚名,而是从州郡到县邑,从官衙到军营,每一处都牢牢握在自己人手中的绝对掌控!
校尉继续禀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遵照都督钧令:原沈达麾下降卒共计四万七千三百余众,已尽数解除枷锁,打散重编。其中精壮者三万五千人,悉数补入我‘汉水军’,按新制归入各营!剩余人等,亦已妥善安置,分派屯垦、修缮、转运等差使。”
皇甫瑞的笔锋微微一顿,嘴角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
这是他抵达云州后最为关键的一步棋!
那些本该在铜矿深处耗尽残生的降卒,皇甫瑞却赦免了他们,给予粮饷,授予兵刃,将他们纳入自己一手打造的“汉水军”体系,再以严苛军法和清晰的前途加以约束。
短短数日,汉水军便膨胀为一个拥有十万之众、兵强马壮的庞大军团!这十万双握刀的手,便是他皇甫瑞在这片土地上说话最有分量的底气!
他深知,兵权,即是稳固一切的基石。
“善。”皇甫瑞终于抬起头,目光锐利如电,“传令各营都尉:粮秣军械,本督自会筹办充足!然军纪,乃铁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晓瑜士卒:既入汉水军,皆为袍泽,云州即为尔等安身立命之所!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若有冥顽不灵、心怀异志、或趁机滋扰地方者……军法无情!”
“末将明白!”校尉肃然应命,感受到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甫瑞放下名录,视线转向悬挂于侧的巨大云州铜矿分布图。那纵横交错的矿脉线条,在他眼中如同搏动的命脉。
“铜矿开采,乃云州命脉,亦是养军安民之根本。”他手指轻点图卷,语气不容置喙,“前朝所置矿监、税吏,即刻全部撤换!一个不留!着精明干练、深谙矿务之员接掌。严令新任矿监:产量,只可增,不可减!所出铜锭,七成入库,上缴朝廷。”
他顿了顿,眼神幽深,“其余三成……按损耗处置。”
“另,”皇甫瑞的目光扫过堂下,带着无形的压力,“通传各郡县新任守令、都尉。本督不听虚言,唯观实效!限期三月:户籍须清、赋税须实、道路须通、宵小须绝!本督要云州政令畅通,民生安定,百业有序!”
“遵命!”校尉朗声领命,躬身退出。
大堂归于寂静,唯有窗外吹来的风,带着云州山林特有的草木气息和隐约的铜矿腥气。皇甫瑞缓缓起身,踱步至那幅巨大的铜矿图前,负手凝望。
余乐的凯旋旌旗已远,皇帝的视线被重重关山阻隔。
“皇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