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白龙鱼服(2 / 4)

加入书签

绢,也属于朝廷财政统管的,可毕竟地方上也要开支,

如今国家征收的又基本是实物税赋,

总不能费力全运到中央国库,遇到又再费力运回地方吧,因此必须得把一部份比例租调留在地方上。

地方需要使用,申请报告,朝廷批复,然后使用。

说到底,

朝廷穷啊。

征梁师都,用突厥做主力,除了要考验投降归附的突厥人忠诚外,更多的是为了省钱。

哪怕府兵是自备衣粮,可一集结出征,人吃马嚼,战争赏赐、抚恤,可是很大笔开支。

要不是能用突厥兵,

今年都还打不了梁师都。

朔方那是个穷地方,

去那打仗,那是要亏本的,别指望就地缴获,食粮于敌。

如今京官无俸,禄米偏低,

职田也不够授分了,

毕竟大唐建立时,仅有关中河东,但如今已经拥有全天下,朝廷官吏也大大增加。

可关中的田却不会增加。

这几年关中职田反而越来越少,一些用于府兵军田,一些用做功勋赐田等。

职田少了,官员收入也就少了,

官员们频频上书请求增加俸禄,

可这些都要国库掏出钱粮来,李世民掏不出。

只能开源了。

义仓粮是块肥肉,

而按户征和按亩征,能征到的粮差距巨大,

李世民只能咬定王公官民一体征收,亩纳两升。

如果亩纳两升,则全天下田亩,折算下来,一年能征数百万,甚至千万石粟,比国家一年足额的四百万石地租得多出一倍来。

这立马就能解决朝廷的财政困局。

不仅今年打梁师都不用担忧后勤粮草问题,明年打吐谷浑都不用愁了,还能立马给官员加俸,

那些分不到职田的,也能直接每亩折发二斗仓粟。

义仓粮推行,势在必行,

这关乎国家存亡。

统一战争基本结束,接下来面临的是内治。

心烦意乱。

李世民干脆走出了大殿。

“来人,备驾。”

“陛下,去哪”统军许洛仁上前。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天空的浮云,

“去御宿乡,去无极堡,无逸这家伙伤根脚趾头,结果就休息这么久,现在中秋节都过完了,还缩在乡下不回朝。

朕整天面对这些烦心事,他倒在乡下悠哉悠哉,找他去。”

皇帝想去乡下暂时放松一下,

也找李逸问问计策。

李逸早几年,在地方上,就已经实行过按亩纳两升义仓粮,合州并县、精简官吏,甚至是发债券借钱打仗等等了。

只是那些政策,多是战时临时实行,

如今李世民想在全国推行,还是有所不同。

但李逸肯定更有经验。

出东宫,

驻于重光、宣明二门的当值百骑,被召集起来。

皇帝一身猎装,

只带了许洛仁、周孝范二将,以及当值的五十名百骑,便出长安往御宿乡而去。

守侍中王珪要面圣奏事,

“陛下去御宿乡了,说有事待回京后再说。”内侍告之。

王珪一脸无奈,

这天子说走就走了,还只带了五十骑护卫而已。

这也太过随心所欲了。

天子居则九重门,出警而入跸,哪能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