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众口难调,精神文明建设(2 / 4)

加入书签

工厂和榨油厂所收购。

合作社出产的板栗制品、榨油厂出产的茶油,销售情况都很不错。

直接销售板栗和油茶籽其实卖不了多少钱,经过加工之后,利润直线上升,肯定比销售初级产品要强。

“支书,我这两天要带队下乡去收购辣椒,你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上午,赵金生来找方唯,说自己准备带队下乡。

收购辣椒的事情一向都是他亲自抓的,另外还有收购稻谷,他往往都会亲自出马。

这是社里的两件大事,辣椒酱厂和米厂每一年都会给社里带来丰厚的利润。

“去吧,你这一摊子暂时由郑豹负责,反正社里最近也没啥大事。”

方唯点点头,随即作了安排。

合作社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等【南光五号】稻种上市销售,合作社的各项经济指标又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赵金生随后就带队去了各乡镇以及外县,随着辣椒酱厂的营收不断扩大,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社里培育的培育的辣椒种子,只向签约种植户提供,确保瑶岭辣椒的供应。

方唯就在社里留守,有时间去两个农场和育种中心转转,就连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都没落下。

农业公司已经开始运作,表面上是三家单位一起组建的公司,但内核还是按照合作社的模式,按照人头进行分配。

每个社员的背后代表的是土地,而具象化到公司层面,则是以注册资本的形式来体现。

现在的公司都不怎么规范,这个情况要等到九十年代出台【公司法】之后才能得到改观。

实际上瑶寨加上田炳义合作社总共也就千把人,对分配结果的影响很小。他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化解大家的排外心理,最终将他们彻底纳入到合作社的体系当中。

这件事是他长期的规划,从组建联盟开始,到成立农业公司,最后一步才是彻底融合。

“姐夫,你这边应该逐步转型,从培育常规的蔬菜种子跨越到专门培育高价值的蔬菜瓜果种子,力求利益最大化。”

这天,方唯在办公室处理了几件公务之后,来到了田炳义合作社。

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他和对方聊了聊今后的发展。

“你这说法有道理,老三,你回头帮我选一些品种,我的眼光可不如你啊。”

田炳义一贯相信方唯,所以毫不犹豫的采纳了对方的建议。

方唯希望田炳义合作社能提升自身的价值,然后接下来他就好推动一些事情。

瑶寨不用操心,寨里的经济发展很不错,不会拖后腿的。

“那我就说一下,仅供参考,具体怎么选择还得看你们自己的选择。”

方唯随后例举一些高价值的蔬菜瓜果品种,田炳义很用心的记了下来。

吃过饭,他便驾车离开,直接去了瑶寨。

到了山上,他发现今天寨里有好多游客,热闹的像是在过节。

“松林,这是怎么回事?”

“这两天寨里有活动,这不提前做了预告嘛,所以来的游客就比较多。”

方唯见到王松林问了一下,这才知道瑶寨旅游已经被王松林等人玩出了诸多的花样。

其实这些活动更多属于表演性质,可游客就好这一口,还真让这家伙摸准了游客的脉搏。

“这事儿你交给别人负责,现在陪我去田里转转。”

方唯可不是奔着旅游项目来的,因此直接把王松林拉走,去了梯田那边。

田里的稻种长势良好,经济作物种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