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计划受阻,生命的尽头(2 / 4)
“支书,种植4万亩的【南光四号】水稻没必要吧稻谷的价格太低,一斤的价格超不过两毛钱,一亩地的产出才300来块,还不如培育大豆种子呢。”
赵金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种植水稻,辛辛苦苦种植一季【南光四号】水稻,总产值也不过才1000多万元。
相反要是培育大豆种子的话,产值会提高好多倍。
“老赵,咱们新林农场的4万亩上好水田,你还真打算当旱田用啊”
水田当旱田用不是不行,但会改变的土壤的构成,而且省里的政策也不允许。
既然培育稻种占用不了这么多的土地,在捞到了实惠之后,还是要恢复水田种植水稻。这种事没人查就罢了,一查一个准。
因此,方唯在制定春播计划的时候有些激进,但到了下夏种就会把水田都改过来。
社里有8万亩水田和3.5万亩旱田,新林农场有4万亩水田,阳山农场有6万亩水田和2万亩旱田。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培育高产经济作物的种子,而占用了大量的水田,这是不可持续的。
趁着行情好赚一笔就得了,回头还是要按照规定生产。
“哈哈,是我太贪心了。”
赵金生有些不好意思,政策他都懂,但在效益面前他选择了无视。
现在听到方唯的提醒,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这么干是会出事的。
方唯摆了摆手,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阳山农场和社里的水田临时改旱田,回头我会向阳山县和新林县报备。如果不批准,那咱们就只能更改生产计划。”
新林农场和阳山农场拿到手的第一年,农田怎么利用都不需要报备。
但到了明年也就是第二年,没有特殊的理由水田是不允许改成旱田的。实在要这么做就需要报备,并获得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批准。
否则的话,一旦查实,会有严厉的处罚。
这下大家都不吭声了,现在继续培养稻种肯定不合适,稻种一年的需求量就那么大,这么多人分桃子,合作社也没办法占领整个市场。
生产计划获得了通过,方唯第二天就去了阳山农场。
“你们这个报备很好办,毕竟从你们购买农场算起,到明年年初还不到一年时间。”
阳山这边的报备很顺利,方唯根本没费劲就把事情办成了。
可当他回到新林县去找有关部门报备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方支书,不是我们不给你办,实在是地区农业局那边盯得紧。合作社的水田已经很多年历史了,这突然改成旱田我们没法交代。
倒是新林农场那边,明年春播可以再当做旱田使用一季,到了夏种的时候必须要改回来。”
合作社8万亩水田临时改旱田的报备,遭到了拒绝。这件事没什么好商量的,他随后去找了崔义明还是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崔书记,现在全国各地都缺生种子,我们临时种植一季还不行吗”
“这个真不行,要是上面来检查,咱俩都没有好果子吃。听我一句劝,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揪你的小辫子呢,谨慎点,别给自己找麻烦。”
方唯很无奈的回到了社里,然后和大家一商量,再次更改了生产计划。
合作社的8万亩种植【南光四号】水稻,新林农场的4万亩农田用来培育高产生种子。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方唯觉得还是要尽快把新稻种搞出来。
早上。
方唯去办公室打了个转,然后就去了试验田那边。
他在现场进行了指导,解决了育种人员的部分难题,要求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