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难得的人才,腾飞前夜(4 / 5)
大批量要。
王松林是真不知道该卖给谁。
“行了,就当我没说。这事儿我找人,看能不能打通销售渠道。咱们寨里的竹子资源非常棒的,多卖一些出去也可以增加收入。”
方唯也想明白了,这是自己的错。
等他返回下塘大队之后,就去竹器厂询问于浩啥时候回来。
结果很凑巧,于浩因为回家过节还没走呢。
于是方唯就和对方谈了谈,希望他带一带瑶寨的人,为漫山遍野的各种品种竹子找到销路。
于浩自然不会拒绝,他随后跟着方唯去瑶寨挑选了两个比较机灵的阿哥,这个他出去跑销售。
再好的东西没有销售渠道也是白扯,方唯就从来不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句话。
安顿好瑶寨的事情,方唯就回到了队里,督促郑虎安排好接下来的下首夏种工作。
“三哥,好消息啊!前些天各队都陆陆续续的采收了生,你猜怎么着,各队的生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现在各队已经种植了黄豆,你说有没有可能,队里黄豆的产量也会大幅增加”
今年下塘大队要种植三季经济作物,包括生、黄豆和烤烟。
第一季的生已经采收了,产量基本上追平了二队的产量,这让郑虎欣喜若狂。
“这还用问吗现在队里用的最新一代高产种子,产量没有增加才怪。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抓紧时间准备夏收夏种吧。”
方唯翻了个白眼,心说,咱可是开了挂的,增产是必须的、没有增长才奇怪呢。
谁也别好奇,问就是更换了最新的种子。
实际上春播的时候,生种子都是二队提供的,说是最新一代高产种子也不为过。
“明白了,这都是三哥你的功劳。看来培育种子真是一门大学问,有了高产的种子,农作物的产量还不得蹭蹭的往上涨”
郑虎在方唯面前根本没啥心机,对方说什么他都信。
还好这一次增产的幅度不大,就连各队的社员都没有关注这个问题。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整个大队也没多少知道这种需要保密的数据。
方唯随后巡视了几个生产队,发现这一次的生里面有一多半都可以当做高产种子出售。
销售种子肯定比卖普通作物赚钱。
方唯随后把各队的队长集中到一起,说了选种的事情。
这下各队的积极性立刻就调动了起来,一个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直接把适合做种的生都挑了出来,然后高价卖了出去。
二队每年的高产生种子,产量不算多,说不好听的在外面钱都买不到。
现在下塘大队突然增加了高产作物的种子供应量,有需要的人蜂拥而上,很快就销售一空。
方唯没有详细问具体的数据,一般要等到秋收后,队里才会详细统计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价格以及库存比例。
生增收,并没有引起大的波澜。
相较于这些年水稻的增产增收,生增加的些许产量真不算什么。
在郑虎的整体安排下,下塘大队开始为接下来的夏收工作积极做准备。这一季的收割还是和以往一样,集中农业机械和人力,务必保证一天完成两个生产队的收割任务。
拖拉机、收割机、电动脱粒机的广泛应用,一是可以提高效率,二是可以避免浪费。
收割稻子最怕的就下雨,所以收割回来的水稻及时进行脱粒和晾晒就很重要,免得下雨受潮之后引起霉变。
清晨。
全大队的主要劳动力和农机队,齐聚十二队和十一队,今年的夏收工作就从这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