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2 / 3)
都是说的是中原话,且出手阔绰。”
虽然这话早就说过,但此时再重复一遍,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沈隽意沉思片刻后问道:“镇国公,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可有具体的时间节点?”
“大约从半年前开始的,但具体时间恐怕是要再往前一些。”谢景洲回答,目光深邃,“起初我们以为只是偶然,蛮族可能是抢劫了某个商队,获得了一批物资。”
“但后来发现他们的装备在持续改善,缴获的兵器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良,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您向朝廷禀报过吗?”沈隽意心中一惊。
谢景洲嗤笑:“自然禀报过,不止一次。我详细汇报了蛮族装备的改善情况,还将缴获的精良兵器随折子一同快马送往京都,希望朝廷能重视此事。”
“朝廷的回应如何?”沈隽意追问,心中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石沉大海。”谢景洲冷冷一笑,“不仅没有任何回应,军饷反而还被削减了两成。理由是国库紧张,需要各地军镇共体时艰。”
这话让沈隽意心中一惊,他隐约感觉到了问题的复杂性。
朝廷在面对如此重要的边疆情报时,竟然选择无视,这其中必有蹊跷。
谢知刚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道:“沈大人有所不知,我们不仅上报了情况,还多次请求增派援军和补给。但朝廷不仅不理,反而质疑我们夸大敌情,说我们是想借机要钱要人。”
“甚至有御史弹劾我们,说边疆安定多年,哪来那么多战事,分明是我们谎报军情,意图从中渔利。”萧仲文苦笑道,“我们拿出缴获的兵器作证,他们却说这些可能是我们自己打造的,用来欺骗朝廷。”
沈隽意听得心中沉重,这种指控简直是对谢家的极大侮辱。
“这……”
“罢了。不知朝廷对边防情况有何指示?你来此又有何事?”谢景洲反问道。
“皇上对边防很是关切,特派我来了解实情。”沈隽意不卑不亢地回答,“如果确实如您所言,我定然如实禀报,朝廷自会考虑。”
“那就好。”谢景洲点头,脸上丝毫没有愤懑,而是松了口气,“我等在边疆为国戍守,最怕的就是朝廷不了解实情。既然皇上亲自前来查看,我等心中踏实多了。”
孟震闻言,忍不住多看了眼镇国公。
此时,萧仲文对上谢景洲的目光,顿时就心领神会,起身道:“哎呀,说起来国公爷才带回来一批俘虏和缴获的兵器,不然孟统领代替沈大人亲眼验证一下我们方才所说的情况?沈大人是文官,恐怕是见不得那些血腥的。”
“这……”孟震一愣,有些犹豫。
他的职责是寸步不离地保护沈隽意。
沈隽意瞬间懂了萧仲文的意思,笑道,“也是。我见不得那些血腥,麻烦孟统领替我去瞧上两眼,我也能放心。”
孟震还没来得及拒绝,就被谢知刚和萧仲文一道拉了起来,拖了出去。
“……沈侍郎,若有什么事,尽管差人来唤。”
“姜公子也一道儿!”萧仲文又遥遥喊了句。
姜青檀满头雾水,迷迷糊糊地跟着出去了。
厅内只剩下谢景洲和沈隽意两人,气氛刹那间变得微妙起来。
谢景洲重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张脸确实与记忆中的小弟如出一辙,连很多时候的神态都有几分相似。
但沈隽意身上多了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这是当年十六岁的谢危岑所没有的。
“你很像他。”谢景洲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和怀念。
沈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