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驯兽大王丁小满和蚯蚓场(3 / 5)
p; ——
之后的一个月,骆一航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培训上面。
特殊学校的孩子们,优点特别多。
勤劳、听话、不怕脏、不怕累。
割草,煮猪食,打扫猪舍,铲猪粪,拿手掏蚯蚓团,拆废弃菌包投饵料。
小猪拉的粑粑不够多,蘑菇房里废弃的菌包又特别多,都是有机质,同样能拿来养蚯蚓,只不过没有粑粑效果好就是了。
属于多费力又少产出,效率不高。
这些别人不愿意干,又脏又累还恶心的活,他们勤勤恳恳干的特别好。
堪称优秀员工。
但是呢。
这些孩子同样有许多问题。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根筋。
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动作慢慢的,时刻不停的,只做一件事。
中途让他变一下。
完蛋了,节奏全乱,根本反应不过来。
事情干的一塌糊涂不说,有时候还会受刺激。
大喊大叫,满地打滚,做出疯狂举动。
刚开始的时候骆一航他们不知道,没概念。
出了好几次这样的事情。
幸亏有两位老师盯着,紧急处理并安抚,才没闹出大事。
后来,骆一航、齐若木、张峰,研究着把所有的工作都标准化,流程化,一件一件连续起来。
中途有需要更改工作方式的。
索性就另外派人。
熬了好几个夜,反复调试。
最终把猪舍和蚯蚓场的工作内容变成了一张网,每条横线和每条竖线都安排了不同的人。
并且把每个人的工作,周几,几点到几点干什么,干完之后再干什么,全都打印出来挂在他们脖子上。
并且在各处竖起大牌子。
上面同样写好。
每个牌子上再挂一个时钟。
这才把问题解决。
用齐若木的话讲,“求求你,放过我吧,我宁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