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矛盾的诏令(2 / 4)

加入书签

务,比如涿郡的三个军司马,比如幽州的防线后撤等等,论起来确实可以算越权。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防线后撤,被人抓了把柄,说北疆失地。

    其实北疆没有失地,邹靖和刘虞只是将驻防位置后撤了,这是为了节省兵力和粮食,实际控制范围并没有减少,而且鲜卑人去年冬天根本没来。

    若是往常,没人会这么安罪名的,不涉及军务的刺史根本没法干活,而且刘虞要招抚鲜卑,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军务——但无论如何,刺史没有军政权,干涉州郡防务从表面上论起来确实也能算是个罪过。

    邹靖也同样得了辱国失地的罪过,诏令其去职入京。

    这罪名当然不能算什么过错,这是涿郡流寇作乱后,幽州失去了粮食支援,随后朝廷又大肆征粮,导致边军缺粮,迫不得已才后撤了防线。

    幽州边境各部胡骑督,以及渔阳、上谷等地边军全都后撤了,都是为了减少粮食消耗。

    而同样,郭勋带来的诏令上,鲜于辅、王门、徐荣,以及张纯,无一例外所有人都落了统一的批文——遇战不前,弃土失地。

    但问题在于……

    这诏令没有公开。

    既没有在朝堂上公开,也没有向幽州各郡县宣诏,而是新任幽州刺史郭勋直接带来的,与郭勋一同抵达蓟县的,还有护乌桓中郎将宗员。

    由于刘虞和邹靖是先论罪去职,随即便囚车入京,他们没法派人传消息,当时刘备和牵招都在冀州接乐隐一家,也无法得知。

    但刘虞和邹靖显然都明白,能一口气把涉及乌桓与鲜卑事务的所有武官全都撸掉,这种大手笔去官的操作,只能来自天子。

    所以他俩没反抗,只给刘备写了求援书,随后交出了假节与印绶,上了囚车。

    刘备知道他俩的意思,这是想让自己保住护乌桓校尉本部,也想办法保住他俩这几年的成果。

    同时,有刘备领军为外援,他们才好脱罪——求援是这个求援,不是带兵入蓟县。

    因为这玩意是当着郭勋的面写的,那幽州刺史的印鉴,是郭勋盖的。

    但刘虞和邹靖老老实实入了京,其它几个胡骑督可没这么老实。

    左沅得到的情报是:

    鲜于辅直接弃了官;

    王门领军出塞不知所踪;

    徐荣带兵入了辽东偏远山区,找不到人;

    张纯倒是仍在渔阳,但同样直接弃官,随后调家兵封锁了道路,还让原本驻于渔阳北部的乌桓突骑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