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终章)太阳照常升起(4 / 8)

加入书签

最后只保持了一百多年。

    现在诸藩和欧洲都已经摸到了弘光年间的军备门槛,而大明和齐国只保持了两代优势。

    一想到这里,齐国学子就忍不住来气。

    在他们气愤之余,咏芝也带着他们来到了天阁的电梯口排队。

    朱观楼看了看,来天阁的游客,基本都是去上三层,也就是太祖、成祖、世祖的上三阁,然后才会去中三阁和中下三阁。

    目前下三阁还没有皇帝入主,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隆武帝应该是可以入主天阁的。

    “到我们了。”咏芝提醒了一句,随后带着朱观楼他们走进了电梯。

    由于朱观楼他们都是齐国学子,因此咏芝先带他们去了第十层的世祖武皇帝阁。

    当电梯打开门,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深二十余丈,宽六丈,高七丈的巨大展厅。

    殿内有君王铜像两尊,文武七十二尊,铜像头顶还高挂着他们的投影画像,旁边树立着他们各自的功德碑。

    在殿内,数百名旅客都在查看这些文武大臣,但更多的人停留在了君王铜像面前。

    咏芝见状也介绍道:“这些铜像是康宗年间加修的,世祖武皇帝铜像高三丈,文王殿下高两丈九尺,其余文武铜像则是一丈三尺。”

    说着,咏芝带着他们走到了君王像面前,不过齐国学子的目光都停留在了齐文王像和他头顶的投影画像上。

    “我发现齐藩这一脉,从文王开始就长得很帅。”

    几个齐国的学子带着尊敬,羡慕的看着齐文王的铜像和上方的投影画像。

    “我感觉还是襄王长得最好看……”几个大明的女游客开口说着,她们并不太喜欢齐文王这种比较英毅的长相。

    不过相比较他们,男的大部分都觉得齐文王长得更为英俊。

    至于旁边的世祖武皇帝……众人都说长得很平易近人。

    听到这些话,朱观楼忍不住笑了笑,而后他们又在咏芝的带领下参观了鲁国公颜胤绍,代国公孙传庭等人的铜像,看了他们的事迹。

    不过这些事迹,基本上都在历史课上有记载,因此他们也只是简单看了看,随后便前往了太祖、成祖及其它帝王的天阁。

    至黄昏,他们已经逛完了天阁,而咏芝则是带着他们乘坐高铁返回了北京城区。

    眼下的北京城有人口三千余万,但经济格局与几百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内城和东城依旧还是最繁华的地方,咏芝为他们订的酒店在百王坊附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