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缅(3 / 7)

加入书签

bsp; 当然,仅仅是瀛洲叛乱还不足以造成这样的影响,能造成此次朝野震动的主要影响来自麓川。

    冬月十七,麓川缅族头领莽泰因声称自己是东吁王朝莽应龙之后,打着“均田地,户百亩”的口号发动叛乱。

    一时间,麓川、恒河两省揭竿者多达数十万,而莫卧儿也抓住时机,趁边疆明军前往平叛的同时举兵十万,大肆侵占大明疆土。

    在瀛洲消息送到京城前,监国朱慈燃已经发饷四百万两,命内阁大臣、上直都督李定国为平南总督,统上直四卫南下,节制西军平叛了。

    由于大型基建和工厂,眼下的大明国库已空,除非动用银行的储蓄银,不然根本没时间筹措军饷来平叛瀛洲。

    在监国太子朱慈燃准备发行国债的时候,皇帝朱由校出面下旨,命瀛洲总兵王辅臣为平叛将军,遇事自处,瀛洲布政使张同敞总督军政,自筹军饷。

    不得不说,朱由校还是比较冷静的,他清楚瀛洲叛乱是因为长期的阶级差距所导致的,因此罪不在王辅臣和张同敞。

    眼下与其追责,倒不如尽快平定叛乱。

    从大明筹措银子,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倒不如让张同敞自行筹措比较快。

    如朱由校预料的一样,当张同敞和王辅臣接到圣旨后,原本急切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张同敞向瀛洲汉民发行“平叛国债”五十万两,为求自保的汉民们踊跃购买,给瀛洲平叛凑足了军饷。

    在军饷凑足的同时,张同敞一边把军饷运抵前线,一边派人接收王辅臣带领军队平叛后缴获所得。

    这样一来,王辅臣不用分兵来清点缴获,而是可以直接在战后拿现银按功犒赏。

    至于张同敞也靠着后续清点的缴获,一边偿还“平叛国债”,一边支持王辅臣平叛。

    在精兵粮足的后勤准备下,明军势如破竹,尽管只有一万五千人,但他们连战连捷。

    四十五年正月初五,王辅臣于桶间峡围歼叛军六万,尽坑之。

    正月十七,参将赵良栋于三方原击毙中山县叛军两万余众,所俘三万叛军尽数击毙。

    正月二十二,参将白光勇收复石见矿区,击毙叛军三万余人。

    二月初四……

    二月十二……

    在朱由校的信任,张同敞的筹措,王辅臣和明军的征战下,瀛洲叛军人人自危,暴乱遂败。

    然而不等朱由校高兴,三月初二的清晨,当他还在规划天阁应该怎么建造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所建造的天阁模型开始剧烈震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