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五)心如明镜(5 / 7)
bsp; 等同说,每个马邑县百姓平均承担了一百四十文罚款和乱税。
哪怕以大明朝最新的工价,这笔罚款也需要他们工作十天才能赚到。
这篇报道的出现让已经将报纸视为娱乐方式的许多百姓唏嘘,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明报》关于各地乱收税的争相报道。
山西和河南等地农民,均遭到了地方衙门的收税,而税种是大明没有的开荒税。
在大明,从天启五年以来,百姓开荒就从来不用交税,而眼下这个税种居然又死灰复燃。
“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抢钱吗?”
“开荒一亩要收一百文税钱?那大明朝每年几千万亩开荒地,岂不是要交近百万两银子?”
“《大明律》上明明鼓励开荒不收税,这两地的衙门也太猖狂了吧?”
“唉……还是齐王殿下在的时候好啊。”
“呵呵……这种官放在齐王殿下在的时候,早就被斩首,三族流放了!”
“可惜殿下……”
京城街头的茶摊上,一些百姓讨论着《大明报》的报纸内容,而茶摊的老板也将几笼蒸好的蒸饺放在了桌上,唏嘘道:
“你们以为就那些地方有?咱们这天子脚下收的也不少。”
“排污税、工关税,门税,市税,客税……”
“这些杂七杂八的税,每个月我这小茶铺子都得交二三百文。”
“二三百文?!”
“他们怎么不去抢啊?”
“天子脚下都敢这样收税?!”
茶摊老板的话一经说出,众人哗然,其中一名较为年轻的工人不免疑惑:“不能报官吗?”
“报官?哈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笑容中有几分苦涩。
一个四旬左右的工人无奈解释:“这年头想报官还真的不是你想报官就能报的。”
“报官得写状纸,写状纸必须要用衙门固定的状师,一份状纸就得收你五十文钱。”
“这还不算,有了状纸,你还得去衙门排队,别管前面有没有人,反正让你排着就得排着。”
“想要不排?那先交五十文给门口的衙役帮忙通传,然后你才能排上号。”
“这还只是一部分,真要报官,全部步骤走下来,没个三四百文别想了。”
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