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河中收复(6 / 9)

加入书签

,出现的是大明的基础铁路地图。

    他将手放到了已经修建到轮台县(乌鲁木齐)的铁路上,一路滑动指向了怛罗斯城,然后先滑向了乌拉尔山脉的南部平原,又滑回怛罗斯,继而滑向了南部的坎大哈北部。

    “国朝需要在河中地区修建两条铁路,铁路从轮台一路向西,抵达怛罗斯后,一条向西北抵达河中行省的西海府,未来的西海城。”

    “一条从怛罗斯向南,抵达眼下的坎大哈,日后国朝的碛西城。”

    朱由检说出路线,让朱由校观摩后,自己让开继续说道:

    “这两条铁路,工期分别为十三年,十五年。”

    “按照现在的情况,预计在天启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宣告完工。”

    “届时,国朝就可以毫无压力的迁移百姓了。”

    “不过在此之前,河中还是得以军管的方式运行,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虽然存在,但尽量不得干涉都督府的运行方式。”

    朱由检这么说,也是他对河中地区难以脱离大明的自信。

    步枪的命脉在子弹身上,而现在整个世界,能生产步枪子弹的只有顺天和应天两大兵工厂。

    更关键的是,两大兵工厂一个是负责雷酸汞生产,一个是负责制作底火。

    也就是说,河中即便想要脱离大明,妄想独立,那他们也会在明军的攻势中弹尽粮绝而亡。

    现在已经是热武器时代了,没有子弹的步枪就是一杆短矛。

    大明的任何一支军队想要割据地方都不可能,除非他们拥有完整的子弹生产线。

    “虽然这么说,但若是按照弟弟之前所言,旱情即将结束,那国朝内部的百姓,恐怕不会乐意去河中之地。”

    “即便流放贪官污吏的三族,每年数量也不过数万,起不了太大的用作。”

    朱由校说出了他对迁移之事的担心,而对此,朱由检却丝毫不担心。

    “一年数万,十年数十万。”

    “河中之地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太多的人也养不活,这点和岭北、安西、北庭、漠北、乌斯藏类似。”

    “现在岭北之地已经发配了三十几万贪官污吏的三族,差不多也该轮到河中了。”

    “接下来十几年时间,国朝也不会发动太大的战事,如此便可。”

    朱由检说着,火车也抵达了大理府的祥云镇站点。

    当看到窗外的“祥云站点”四个字后,朱由校就知道自家弟弟为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