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河中收复(4 / 9)

加入书签

,而百姓为水。”

    “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大明朝不是我朱家一家的天下,尽管它曾经是,但它未来不能是。”

    “大明是天下百姓的大明,而我朱家,不过是大明这艘船的修船工罢了。”

    “百姓非议如舟船破洞漏水,解决问题,修补缺口即可。”

    朱由检说着自己的想法,对此朱由校皱了皱眉头:

    “可若是这水变得汹涌,不知所谓,一昧索取,又该如何。”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朱由检抿了一口茶,淡漠道:

    “若是真的劝不住,那便视情况而松紧,但原则问题不能退步。”

    “只要抓好教育,锤炼好统一的思想,伴随国朝百姓接受的教育提高,后继者依旧能听进去百姓的所需,那大明还可传百年。”

    “重要的无非就八个字……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说到这里,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你我兄弟并非神人,如何能预测百年之事?”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你我已经做了几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够了……”

    朱由检这话让朱由校忍不住点头颔首,但却又追问道:

    “弟弟觉得,国朝百姓若是想要达到顿顿有肉吃,年年有新衣,那我应该如何做?”

    “萧规曹随,哥哥只需要按部就班,坚持十年即可。”朱由校毅然决然的回答。

    “只需十年?”朱由校有些不敢相信,但朱由检却道:

    “十年之后,国朝耕地恐不下十八亿,而人口至多不过三亿。”

    “届时,百姓人均六亩耕地,亩产因化肥而产出一石四五斗,岁入八九石米麦。”

    “若是能达到这样的盛况,国朝百姓就足以衣食无忧,餐餐吃肉。”

    朱由检没有小看大明的潜力,在他看来,眼下大明虽然人口很多,但适合开垦的地方也很多。

    眼下的拖拉机虽然原始,但只要产量大,数量多,那也能让大明的农业发生质变。

    更何况大明接受基础教育的人太多,日后一旦有人稍微改善拖拉机,让其能达到二十世纪初的效率,大明都能利用庞大的工业产能来开垦出几十亿亩耕地。

    以大明眼下的疆域,哪怕没有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化肥普及后,养活十亿人是没有问题的。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