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徙陵制度(4 / 8)

加入书签

bsp;  “最近的路是从敦煌向西北七百里,顺着大漠边缘前往蒲昌海(罗布泊)。”

    “蒲昌海规模广大,东西长百里,南北宽四五里,可以在那里补充澹水后向西南七百里,随后就能抵达鄯善县。”

    “在敦煌,那里会派出一队骑兵和向导带领你们前往鄯善县的。”

    李玉解释了一些路线,孙可望听后也开始安排人把物资装车。

    澹水、行李什么的交给骆驼,机器、粮食则是交给挽马。

    出发前,孙可望还询问了一下鄯善县有没有煤炭,得到的答复是有煤矿区,而且现在由被俘虏的两千多土寇马匪在明军的看管下开采。

    李玉的这话,对于孙可望来说是一条好消息。

    如果有拖拉机,但是没有煤炭,那他孙可望想要把鄯善县治理好就很困难了。

    现在有拖拉机,也有煤炭,那想要治理好鄯善县就不是难事。

    不仅如此,李玉还告诉了孙可望,鄯善县已经有开垦的熟田二千二百多亩。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在春种前赶到鄯善县,那他们这八百多人还是能在秋季前吃到自己种的粮食的。

    就凭这些熟田和拖拉机,孙可望有把握再迁移三千人前往鄯善。

    为此,他自然是和李玉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迁移司的规矩在那里,鄯善县想要迁移多少人,不是看关系硬不硬,而是看鄯善县产出的粮食有多少,够养活多少人。

    就眼下这点田地,养活他们那八百多人都只能说是勉勉强强,李玉已经算法外开恩了,不然孙可望只能带走七百多人。

    所以在知道了迁移的条件后,孙可望便不再纠缠,而是带着已经准备好的百姓,自掏腰包买了八百多个大饼充作队伍的午饭,让他们立马赶路前往鄯善县。

    如他们这样的,还只是移民浪潮下的一个缩影,真正的情况,此刻是掌握在朱由检手中。

    “两个月的时间,五十六万人……”

    承运殿里,看着手中标写着迁移了五十六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人的迁移司奏疏,朱由检对朱慈燃的政策推行说不上满意,但也没什么可说的。

    “殿下,安西北庭的百姓都突破五万人了?”

    旁边的王承恩瞥了一眼奏疏内容,没想到新政推行下,迁移的速度居然那么快。

    “照这个速度下去,恐怕六月前,西域人口能达到三十万人,也算是好事。”

    朱由检点评了一下迁移的效果,同时也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