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无二日(6 / 8)
这四省的汉人比例基本都在七成以上,多一点的甚至达到了九比一。
这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足以让统治者笑得合不拢,但如果继续顺着朱由检的梨花木棍往下看,那情况就不是很好了。
旧港汉人四百二十七万,少民二百七十一万,汉人比例只有六成。
交趾汉人三百一十九万,少民四百三十二万,汉人比例只有四成。
麓川汉民二百三十二万,少民五百三十一万,汉人比例不到三成。
除了这些,朱由检又把梨花木棍指向了瀛洲。
瀛洲汉民一百九十一万,少民一千一百二十六万,汉人比例连两成都到不了。
如果说旧港还能汉少融合,那交趾就有些势弱了,至于麓川和瀛洲,也不是汉人同化少民,而是少民同化汉人。
“我问你,若是麓川再纳入三百万土民,那麓川的汉人能有多少?只有两成了。”
“可如果驱赶他们,再把麓川五百万少民之中迁走二百万,并且将当地单独设为直辖州,那麓川的汉人比例能达到多少?”
“四成有余……”朱由检率先做出了回答,并紧随其后说道:
“达到四成,加上国朝不断移民,很快汉人就能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
“只要汉人成为主体民族,当地就不会动乱,麓川也将成为像云、桂、河、川四省一样的传统汉地。”
“不要为了一时的圣人,让汉家重回中唐之后的景象。”
朱由检苦口婆心的劝说朱慈燃,随着年纪增长,他很怕自己打下的疆域被自家哥哥这一脉败光。
这些疆域只要百年之内不丢,那等到内燃机可以运用,那疆域基本就牢固了,因为上面的资源十分丰富。
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朱由检一个人就能看护大明起码五十年时间,而剩下的五十年只需要朱慈燃的儿孙努努力,那大明就很难衰败。
即便衰败,那时的欧洲也无力反攻汉地,汉地再怎么内乱,也是汉人自己的事情。
朱由检不是圣人,如果真的要说他的欲望,他的欲望就是青史留名,让自己的名字能流传到百世之后。
秦皇汉武可以,自己的自然也可以,所以他的欲望实际上已经达到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儿孙做打算,做考虑了。
“叔父……”朱慈燃拿着手中的奏疏,脑海中不断闪过山西百姓的饥苦模样,时不时穿插文官们上疏描述的土民被驱赶模样,一
↑返回顶部↑